张为 姚望 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2024-07-11 08:55:44
▲调研设计组学生们向村里老人了解历史
“墙绘有成果了。”7月8日,川山坪镇副镇长丁泽伦给汨罗融媒体记者发来几张照片。
照片中,青江村活动中心的崭新篮球场周边,一组由青山绿叶组成的约50米墙绘,让球场鲜活生动起来;川山村川山小院民宿基地里,墙上的童趣体文字和复古风格漫画也给小院增添几许活泼。
这是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24年“百村”计划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的初步成果之一。
而更深远的效应,还在后面。
▲川山村川山小院民宿基地墙绘
青年力量去往广阔乡村
“等回去的学生和老师们研究一段时间,我们还会有3个新的规划图出来。”丁泽伦说。
这3个规划图分别指达摩岭村左宗棠郭嵩焘隐居处、川西村川山毛笔生产销售基地、三姊村高华冲秀美屋场,它们都是川山坪镇极具人文环境或地方特色的代表区域。研究的学生和老师则来自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参与的是2024年“百村”计划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2024年夏季的“百村”计划重要一站,就在汨罗市川山坪镇。7月5日,镇政府举办启动仪式,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文军,博士生导师柳肃教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琳,副处级组织员姚中华,院长助理彭智谋副教授等教师团队,川山坪镇党委书记黄琴,副镇长丁泽伦,各驻点村党总支书记及“百村”计划实践服务团34名成员参加。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一行在达摩岭村
启动仪式后,冒着炎炎烈日,学生们深入村庄,分组“散落”到玉池山各处,从与村民们交谈采访,探寻当地风土人情开始他们的“乡村设计”之旅,倾力将所思所学所想运用到广阔乡村之中。
“我们希望深入挖掘川西村的毛笔文化内涵,大力宣传川西村独特的毛笔文化及毛笔制造工艺,从而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一睹毛笔发源地的风采。”负责川山毛笔生产销售基地的调研组学生代表说。
▲柳肃教授现场记录郭嵩焘隐居地
大山深处的印记吸引建筑学家
不仅是学生,当日深入大山的,还有国内赫赫有名的建筑学家柳肃教授。
柳肃教授是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岳麓书院首席顾问专家。他在文物古建筑修复保护设计,历史城镇、历史村落的保护规划设计方面造诣很深;同时也与汨罗屈子书院的建立、屈子生态湿地公园的门楼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渊源。
此次前来,柳肃教授是对位于川山坪镇达摩岭深处的左宗棠、郭嵩焘隐居处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次年,太平军攻入湖南。为躲避战乱,丁忧在家的郭嵩焘与左宗棠相约隐居在玉池山达摩岭村梓木洞。一座大山,两位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同时隐居,百余年时光匆匆,如今云深不知处,仅留下青石台阶、古井等隐约痕迹。
一路跋山涉水,柳肃教授带着学院老师一行,拨开密林间遮天蔽日的竹叶,从只能躬身进入的荆棘泥水小路中,探寻他也尚未涉足的晚清重臣秘密隐居之地。
▲柳肃教授在密林间前往左宗棠隐居地
“非常有收获!”钻出密林回到山间清风之下,柳肃教授的神色难掩兴奋,“这个地方真的太宝贵,承载了湖南两位重量级历史人物很重要的一段人生轨迹,值得开发出来向世人宣传公布,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
“您本人也有兴趣参与此地的修复设计吗?”记者适时追问。“当然有兴趣!”教授语气坚定。很快,他向学生们介绍起调研设计修复此类遗迹的经验与技巧,之后,更与川山坪镇党委书记黄琴、达摩岭村党支部书记熊尹就开发修复前期工作开始了详细探讨。
▲柳肃教授现场指导学生调研设计
“达摩岭村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岁月铭记的故事。通过此次调研采访,收获了珍贵资料,也向所有为守护这片土地、传承这段历史而默默奉献的人们致以崇高敬意。”
负责调研设计左宗棠、郭嵩焘隐居地的学生们说,他们期待通过他们的力量,未来有更多的学者、游客能够走进大山,亲身感受这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杨熙明
三审:唐志军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