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27 16:40:03
文/图/视频/俞含苹 徐如风 曾永明 房贺军 黄湘云
山水秀丽美如画,古迹遗址诉沧桑。这里是琼湖街道,地处沅江市主城区。沅水、澧水、资水在这里相汇,独特的湖泊小气候,孕育出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山水秀丽,楼宇城郭,渔韵悠长,田园风光。今日的琼湖街道,城区重点项目硕果累累,渔乡文旅品牌熠熠生辉,共同绘就了新时代发展的壮丽画卷。
南洞庭风光。
近年来,琼湖街道全力做好脱贫巩固衔接,强化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农业农村工作获益阳市真抓实干工作激励。2023全年乡镇税收约5562万元,建设产业发展类项目5个、产业项目类资金175万,村建设行动类项目5个、乡村建设行动类资金95万,资金合计270万元,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晨光中的琼湖街道。
目前,琼湖街道以小河咀申报全省和美乡村工作为推手,持续推进全国文明乡村万子湖、现代农业保民村、四季果园九只树村示范建设。依托地区特色,街道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模式,奋力推进文旅农旅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大榨南渔光互补光伏电项目。
昔日旧渔村,今朝焕新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就是湖南省文明村,琼湖街道小河咀村的新面貌。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启动以来,在村社党组织的带领下,全村渔民舍小家、顾全局,渔船渔具全部上缴,阔别世世代代打鱼为生的“江湖”,纷纷“上岸”。
小河咀村鱼骨集市。
唱千百年渔乡故事,赏八百里烟波云梦。如今漫步在小河咀,仿佛走进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处处细语着渔家的故事与风情。乘坐着具有渔乡文化特色的渔船,畅游浩江湖面,仿佛穿越回古老的渔村。船桨轻摇,波光粼粼,绿树成荫的岸边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水乡风情画卷。在这里,每一缕微风都带着渔村的韵味,每一滴水都诉说着渔家的故事。
渔村记忆。
洞庭渔家,湖湘风情,风雅韵致,品牌流芳。以“洞庭渔家文化”为内核,小河咀村正在打造渔乡风情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独特渔村。设计渔民记忆文化墙、打造鱼骨集市、开辟写生路线……“渔乡味、烟火气、年轻态”的特色标签,让小河咀村成为集创作写生、休闲观光、旅游发展为一体的新渔村。
莎林小院庭院餐厅。
擦亮渔乡新名片,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也让小河咀村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从2020年的集体年收入6.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年收入38.5万余元,其中农家乐、民谣小酒馆等商业收入达20万余元,集体合作社收入10余万元。先后获得湖南省文明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益阳市文明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佳村”等殊荣。
禾堂阅舍村民书屋。
沅江南岸,琼湖以东,保民村静静伫立。春有油菜、夏有荷花、秋有稻香、冬有候鸟。近年来,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保民现代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引领当地农业迈向现代化之路。保民村发展出“优质水稻+良种油菜”轮作模式,即利用水稻收割后的闲置稻田,接茬种植优质油菜,让“冬闲田”变成“四季田”。“稻油轮作”让保民村每亩收入较单纯种植水稻高出上千元。
保民村无人机稻田喷洒农药。
春色满“沅”关不住,油菜花开大地香。平坦的地势让油菜花海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广袤的油菜花海金黄一片,与民居、村道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村田园画卷。油菜花,“致富花”。迎着春风,八方游客争相“打卡”,感受洞庭湖畔的别样风光。
保民油菜花节。
秋风拂“稻”金波荡,稻下鱼虾丰收年。昔日单调的单元化农业生产,已然华丽转身。依托生态农业,稻油、稻虾、稻蟹、稻鱼和谐共生,土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保民村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桑葚、无花果、桃树,开展林下养鸡,实现全方位、多元化、循环式生产。
保民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这篇金色的海洋中,村民们正踏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路。油菜花节如火如荼,五彩油花绚烂绽放,观光农业的发展让这里成为网红打卡的圣地。人气的旺盛,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生产的菜籽油、稻虾米等纯天然绿色健康的特色土特产成了“香饽饽”。合作社基地成为了保民、富民、乐民的现代农业示范中心。
保民村美丽屋场。
向高而攀,向远而行,向难而生,向新而进。如今,琼湖街道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和美乡村建设成绩斐然。未来,琼湖街道将继续坚守红色堡垒阵地,将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坚定不移建设洞庭湖区核心城市而不懈奋斗,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刘谦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