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祥区融媒体中心 2024-06-13 09:36:23
当第一缕晨曦出现在天边,林一帆已步履匆匆地行走在去学校的路上。
林一帆是邵阳市祥凤实验学校的一名数学教师,她忠诚于党的事业,痴心不改耕耘三尺讲坛二十载,把自己最美的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一生挚爱的教育事业。
不忘初心,潜心耕耘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2004年8月,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林一帆走进双清区云水中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因学校地处偏远,坐落在两个大型煤矿之间,空气中粉尘漫天。自小在城市长大的她,第一次体会喝水都需要先沉淀两小时的艰苦生活。每次回家她需要先乘坐同事的摩托车在泥泞小道上颠簸40分钟,再转乘1小时30分钟的公交车,交通极其不便。
但是,面对讲台下那几十双渴望的眼睛,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份量,再艰辛的条件也挡不住她那颗炽热的心。为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她到学校旁边的煤矿租了一间小平房,主动承担起学校最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兼任跨科教学历史工作,平均每周授课25节。
初次尝试跨科教学,她感到压力不小,于是不断摸索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思想和能力融为一体,实现既传授历史知识,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目标,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执教的历史学科在全区初中七年级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叁等奖。
为提高教学能力,她抓紧分秒空余时间,坚持不断学习,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很快,努力的付出取得了应有的回报,她所教班级成绩从最初接手时的联校垫底,一路节节攀升,进而在双清区区统考中名列第3,这是一个偏远农村中学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往届学生看望林一帆老师合影留念
心系学子,孩子们眼中的“跨界王”
成长带给她更大的动力,促使她加快前进的脚步。
调入高崇山中学后,她不改从前热忱,继续全心全意努力拼搏奋斗。为方便教学,到校报到的第一天,她就向学校申请宿舍,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作为初中班主任老师,繁重的工作让她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牺牲节假日义务辅导学生也变成家常便饭。
学生上晚自习,无论是哪个老师的课,她都要去旁听走访,看见不守规矩,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她都会耐心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她不仅忙于抓好任教学科的成绩,更是因为个别学生成绩“跛腿”着急上火,常常找他们谈心,了解分析原因,利用休息时间无偿帮他们跨科查漏补缺,还因此常被学生们取绰号“跨界王”。
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每一位家境贫寒的学生们的自尊心,偷偷地以他们亲戚的名义为孩子垫付生活费,添置衣物。每当遇到不重视学习的家长,林一帆总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给他们做好动员。
辛勤奋斗结硕果,高崇山中学工作期间,她执教复习示范课,观摩课屡屡获区一等奖。她编写的教案连续三年在双清区教师“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中获奖。她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国家级奖励6次、省级奖励9次、市级奖励8次、区级奖励10余次。
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逐步从一名青涩的教师成长为区骨干教师。
▲课余时间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学而不厌、取长补短,频积跬步以致远
到大祥区祥凤实验学校工作后,林一帆老师已是从教十五年,教学资历深厚的资深教师。
但是她从来不摆架子,不凭资格,一直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她坚信“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她虚心好学,勤于向年轻同事们请教教学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学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变化。
同时,她不仅注重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还把上课经验分享给他人,辅导新入职的教师上课,为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不断努力。
她事事以身作则,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保证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和公益劳动,她一定率先参加,做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她处事公平公正,始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不因为某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成绩优劣而有所偏袒或歧视,在备课、授课、辅导等各个环节中做到一视同仁。
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对学生的差异和教育的困难,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性,积极发掘其独特的优势,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就是这份执着的工作态度,让林一帆得到了领导和同仁们的一致认可,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尊重和喜爱。
每年寒暑假,都有不少孩子或家长前来探望林一帆老师,感谢她的无私教诲。从教二十年,林一帆两次被评为邵阳市优秀共青团员,多次获得教学比武大赛,备课大赛一等奖,二等奖,荣获最美德育工作者,教研先进个人,区优秀教师,校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获区政府嘉奖。
▲带领学生参与红色研学实践
时光荏苒,执教已满20个年头。如今的林一帆,仍清晰记得,第一次手持教鞭走上讲台的那份自豪;也还清晰记得,家长们那殷切的期望和推诚相见的信任;更清晰记得,学校领导们的嘱咐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关照。
林一帆表示,她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用一个教育者最纯粹的初心,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用无私奉献诠释新时代教育人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杨熙明
三审:唐志军
来源:大祥区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