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水河畔的卫士:新晃退休工人杨家发义务巡河29年

杨丽红 杨剑英 董飒飒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05 15:27: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杨丽红 杨剑英 董飒飒

六月的舞水,青山掩映碧波荡漾,河畔之侧朝阳初生,年逾七旬的杨家发头顶斗笠,照例开启了新一天的首次巡河。

从舞水新晃龙溪口河段起,至狮子岩水电站终,约莫7公里的沿河路程,杨家发每天至少要走三遍。而这条路,他整整走了29年,并且从未收取一分报酬。

一名普通群众为何要巡河?坚持巡河的意义是什么?

关于杨家发与舞水河的故事,还得从1995年说起。

杨家发正在巡河

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彼时,家住新晃侗族自治县桥南社区的杨家发因改制政策,已从新晃城镇工程队提前退休。本欲重操打渔旧业的他,却经历了一场百年难遇的洪灾。

“我家住在河岸上,当时河边还没修防洪大堤,洪水涨到了两层楼高,家里的东西全部被冲走了。”忆及当年洪灾景象,杨家发记忆犹新。

看着家园惨遭损毁,众多居住于低洼地带的居民仍在等待救援,杨家发心急如焚,却不知从何着手。时任镇长的姚本有找到杨家发,希望其利用家中渔船帮忙转移人员。有了“主心骨”的号令,即便家人苦口婆心地劝阻,杨家发仍然二话不说应承下来,当即赤膊上阵,将捆绑在龙溪口码头的船只拉下河。

可在洪水中救人岂是易事?浑浊的河水、漂浮的死猪、倒下的林木……河面混乱不堪,或许是侗乡子女骨血中天生带着的执拗与坚强,遇到林木挡路,杨家发就和同伴将其搬走;被困人员不识水性,他便下河带着他转移……关关难过关关过,经过多日努力,杨家发成功转移20多名被困群众。

问及救援时是否感到惊恐害怕时,他语气坚毅,斩钉截铁道:“我懂水性,一点都不害怕,我做的只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洪水消退后,杨家发得到了镇政府给予的50元奖励金,并重拾渔民身份开始驾船捕鱼,但经此一役,他的内心早已种下了“护航生命”的种子,逐渐开始留意是否有人落水,并在非工作时间自发前往河边劝导玩耍的孩童。

杨家发劝导下河玩水的孩童

减轻社区负担是党员的责任

2009年,一件3名幼童私自下水险些溺亡的事件彻底坚定了杨家发每日巡河的念头。

彼时正逢梅雨季节,刚涨完大水的舞水河恰巧处于退水期,正在家中吃午饭的杨家发突然听到邻居慌慌张张地跑来告诉他,隔壁邻居黄金平家中小孩解开了船只绳索游玩,目前船只已经飘远。

听闻此事,杨家发顿时拔腿跑向河边,并跳入河中,朝着1500米远的船只游去。“当时年轻体力好,游过去的时候,3个小孩都被吓得嗷嗷哭,他们之中最大的才11岁。”杨家发说,孩子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睦,受此事影响,他决定将空闲时巡河改为每日巡河。

2011年夏季,杨家发与王荣成、允德生三人在狮子岩水电站附近捕鱼时,突然发现10多名学生分别从护栏或堤坝跳入水中玩耍,当时恰逢水电站开闸发电,水流异常湍急,学生们在眨眼之间便被水流冲至500米远处。见此情景,杨家发等三人迅速划着渔船前往水中救人。

“印象最深的是,因为王荣成的渔船又短又小,装不下那么多学生,于是学生换了杨家发的大渔船。”目击者杨星木回忆。同年,杨家发等三人共同被新晃县委、县政府授予了“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不似其他装备齐全的“正规军”,一顶能遮日挡雨的斗笠便是杨家发巡河的全部工具。“他一天平均要巡河4次,因为学生在早、中、午、晚4个时间段上下学,容易去河边玩耍。”妻子向金花说,只要在家看不见杨家发,去河边总能找到他。

在杨家发眼里,守护生命安全是一件必须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巡河29年,杨家发不分春夏秋冬、不论晴天风雨,真正成为了一名“护河卫士”。唯一一次短暂的巡河缺席,便是其突发脑梗。

“当时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左右,出院后他又开始巡河,根本劝不住。” 提及此事,向金花半怨半笑,戏称巡河才是杨家发的“正室”。此间闲聊,杨家发却反驳道:“社区工作多而杂,我作为党员,就应该帮忙减轻负担。”

巡河值得更多人加入

回首巡河之路,杨家发遭遇过无数白眼谩骂,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在两次劝阻5名玩水幼童未果时,被指责和扔石子。

“他们说‘你是谁,你凭什么管我’,然后让我滚远点。”谈到囧事,杨家发却表现得云淡风轻,他笑着说;“他们都是不懂事的小孩,我作为大人要多包容。”事后,杨家发仍然耐心地将小孩挨个送回家中。

29年间,杨家发直接救援与劝阻的人数已无从计算,但他的行动也影响着周边人。

邻居曾燕明于4年前搬至桥南社区后,也自发加入巡河之列。2020年,在杨家发又一次往家中带回浑身湿透的小孩时,曾燕明主动拿出自己小孩的衣裳为其换上,并为小孩购买了棒棒糖等零食,她说:“巡河虽然会遭到各种言语和身体的打击,但安全这件事对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要,值得更多人加入。”

自家偷摸在河边玩水的孩子被平安送回后,不少家长也满怀感激,曾登门致谢的药房员工李艺琴坦言:“孩子总是一不留神就跑出去,万一出了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巡河人就像是‘守护神’。”

寒来暑往,风雨无阻。29年来,巡河早已成为杨家发的“必修课”。

对于杨家发的坚守,晃州镇桥南社区党总支书记董飒飒也连连竖起大拇指,在她看来,杨家发除了有令人动容的家国精神,也有着异于常人的细心。她举例说:“我们在龙溪大桥旁叠放了3个救生圈,他认为取用时可能会产生不便,于是在征得我们的同意后,主动将其分开放置。”

善行义举,杨家发的巡河之行早已超出功名利益,他说:“虽然我已经不再年轻,但我仍然会继续守护生命,直到我无法巡河为止。”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杨熙明

三审:唐志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