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24 20:52:00
蔡国胜
“湖湘西望”第一回展始于2019年疫情大面积爆发前夕。展览结束,我们似乎觉得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创举”,应该将这一主题作为一个展览“品牌”保留下来,继续做下去,便有了这次第二回展。
缘何?新的观众不一定都清楚,这里有必要再做一次主题阐释。湖湘西望看到的省内区域是哪里?大湘西也,自然囊括湘西北,湘西南。西望谐音希望,湖湘西望就是湖南未来的希望。描画大湘西,引发政府与百姓关注大湘西,努力发展大湘西,窃以为此举是画院了不起的公益担当。
其实更了不起的是我们的艺术家。策展人刘斌、郭翔生自找门路安排画家写生的吃住接待,本院画家、特邀画家均毫无利益驱动,驱车4至6小时到达写生地,就凭着一股激情,关乎艺术与家乡的激情。其中插曲引人深思,刘斌短时间里顺利得到了东安政府部门对东安写生组艺术家的接待、支持,郭翔生多方尝试却没有取得保靖县政府的支持,便毫不犹豫自费承担了接待画家的任务。保靖县过去是贫困县,固然有历史与资源的原因,但观念滞后是否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贵州苗族苗寨村子及民俗的现状远不如湘西原始、完整、有看头,交通比湘西更不便利,但贵州苗族在全国的关注度早几年就超过了湘西。而保靖的苗寨许多画家知道是湘西最典型的,是最像“湘西”的湘西,保靖县政府有没有通过宣传让外界接触加快了解这一信息,让更多的人来保靖旅游、买黄金茶的愿望?我想应该是有的。
画家靠描绘什么去展现乡村美、湘西美?我想这个展览是一份答卷。
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青年作家沈念创作的小说《岐园》去年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我曾与他就此有单独交流。他在小说中借主人公“我”的口表示,并不希望因为开发旅游而改变这里的模样。“我”还向领导建言:保护也是一种发展。“我”实际想做的是,保护一片美丽的“荒芜“。我告诉沈念,十分认同他的观点,原始、自然、荒芜甚至“破败”在钢筋水泥、数码科技充斥的后工业化时代,是一种稀有的、历久弥新的美,我们的乡村振兴乃至社会发展中要为这类美留出空间。我也常常为许多地方假乡村振兴之名,对自然地貌、生态的恣意改变及原始村落、人文遗址的过度修缮而痛心扼腕。如果认为乡村到处是水泥路了,有了跳广场舞的地方,自然的植物被移栽、修剪成了公园的模样,就是乡村的美,农村最后变得毫无乡味、野趣,那我们的乡村振兴便成了“乡村破坏”。
所幸我们的画家都拥有我同样的观点,他们是美的发现者、引导者,他们画笔表现的美一定是值得我们珍惜的、拥有的美。在展览中,他们或具象、或抽象描绘的保靖、东安一处处并非奇山异水,一片灰暗的木屋,一座斑驳的古桥,一湾浑黄的江水,都将以情感、色彩与节奏编织的“野趣”,深深地打动你。
(作者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湖南省当代油画院院长)
部分作品欣赏
陈晓声
东安记 30cm x 40cm 布面油画 2024
蔡国胜
村口的大樟树 50cm×50cm 布面油画 2024
郭翔生
有茶园的风景 50cm×60cm 布面油画 2024
高 山
雨雾中的湘江第一湾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4
胡大虎
夯吉金寨的篮球场 40cm×50cm 布面油画 2024
姜向东
家山春韵之一 60cm×80cm 布面油画 2024
黎 青
东安50cm×50cm 布面油画 2024
黎柯汝
黄金茶山行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4
林志军
广利桥 70cm×90cm 布面油画 2024
刘 斌
春到东安 40cm×50cm 布面油画 2024
刘 伟
湘西印象—3 50cm×50cm 布面油画 2024
彭 慧
沫风山居 40cm×60cm 布面油画 2024
彭 关
紫水晚唱 50cm×60cm 布面油画 2024
石 强
东安古桥之二 30cm×40cm 布面油画 2024
谭 杰
暖阳 60cm×60cm 布面油画 2024
吴建陵
春山绿韵 60cm×60cm 布面油画 2024
王水清
金寨印象 30cm×40cm 布面油画 2024
吴忠光
松间论道 80cm×60cm 布面油画 2024
谢安幸
湘江第一湾 40cm×50cm 布面油画 2024
徐立承
沉香寺 80cm×100cm 布面油画 2024
章作人
东安风景 50cm×70cm 布面油画 2024
赵 墨
湘西系列一 60cm×80cm 布面油画 2024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