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4-05-21 15:58:29
文/图/视频/吴秀萍 徐如风 姜开林 刘洋 谢毅
九龙回首盘踞宝地,虎形山间风光旖旎,魏源故里传颂佳话,龙腾盛世再续荣光。湘中西南部的隆回县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故里,是国家级名优茶的产茶宝地,更是花瑶民俗源远流长的摇篮。悠悠古树磅礴深沉,阵阵茶香恬淡舒心,隆回县农业农村局以实干为笔,推进农业生产、引导特色产业、完善设施建设,扎实书写农业现代化新隆回的绚丽华章。
隆回县城鸟瞰。
近年来,隆回县农业农村局紧抓粮食安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全市“发展优势特色百亿产业工作先进县”等称号,县农业农村局被评为“全国农情基点县工作优秀单位”、“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
隆回县农业农村局。
五谷丰登时,粮仓满盈溢。隆回县农业农村局抓牢“头等大事”,粮油生产稳中有进,总体粮食播种面积108.83万亩,总产达52.86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全市第二、总产全市第一;油菜种植面积15.9万亩,总产1.71万吨,获评“全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在增产的同时,当地还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耕地保护“非粮化”水平,事事有着落。
司前镇“两魏故居”优质中稻基地。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农村局的安排部署下,隆回县高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0万余亩,粮食增产更为可靠,农业增效更加优质,农民增收更有盼头。接下来,当地将进一步开展新增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相关工作,守稳粮食安全红线。
滩头镇三溪新村高标准农田。
农业提质增效要“守正”,也要“创新”。隆回县农业农村局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抓手,积极开展农业集中育秧工作。2023年开展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面积30亩,水稻品种安全跟踪评价120亩,推广低镉积累品种臻两优8612水稻面积1万亩,同时指导湖南功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推进种业新品种研发,打响高标准农田与优质种业“组合拳”。
标准化育秧大棚。
三产聚合力,文旅送春风。隆回县农业农村局紧扣打造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和药材增效、茶叶复兴、烟叶双增三大工程,建设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120多万亩,实现产值251.25亿元,增长率8.1%,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280.1亿元,并成功举办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致力于挖掘“产业潜力”,打造“隆回名片”。
百合基地。
每年“谷雨”前后,上百万候鸟途经隆回界内,报得春归,也叼来茶籽,因此长成的茶树俗称“鸟叼茶”,后因地域原因又称“一都茶”。相传,魏源祖父捐资修路时发现了“一都茶”树种,并将其赠与百姓栽种,此后“一都茶”种植面积渐广,知名度渐涨,如今,“一都茶”在隆回沃土上再续勤劳美好的佳话。
茶山采茶。
隆回地处雪峰山余脉,气候温润,土壤自然富硒,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全县现有标准茶园3.38万亩,野生茶、荒野茶10.8万亩,龙头企业湖南龙回一都富硒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隆回人文、地理、历史、民俗为文化承载,奉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脱贫户)”的经营模式,长期带动了2363户茶叶和金银花等农业种植户共同致富,并向农旅融合靠拢,为以“茶叶复兴”助力“乡村振兴”“打了样”。
一都茶园。
“蛋糕”做大,“分蛋糕”也要合理,隆回县农业农村局试点推进“优先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8500万元,实现村均14.9万元。这一工作模式在中国乡村振兴品牌大会上作典型经验推介,《一村一公司夯实就业帮扶》工作模式被中办、国办作为典型经验做法推介。
七江镇水源村设施农业基地。
作为“邵阳市区后花园”,隆回拥有虎形山大花瑶的山水林田、“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豪迈故事、花瑶挑花和手工抄纸等“非遗”瑰宝,享有“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美称。依托绚丽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花瑶天籁传出山头,走向世界。
虎形山风车。
在观光旅游基础上,开辟魏源湖-花瑶茶旅游线路,建成茶旅融合体7家,注册《早安隆回》农产品、旅游、住宿商标8个,利用直播带货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带动农产品销售超3亿元,休闲农业主体迅速增加,原始森林、奇异绝石、神秘峡谷与品茶观景的游人构成一幅闲适恬静的田园画卷。
虎形山梯田。
穿过寨门,沿着新修的水泥路、新建的旅游标识即可到达“中国花瑶第一村”——崇木凼,赏千年百年古树,品花瑶系列民俗,看古朴寨舍的华丽蜕变。多年来,隆回县农业农村局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改垃圾清运、空心房,二提旅游基础设施,实施公路改造、崇木凼核心景区建设等工作,增强旅游承载力,铆足干劲迈向富民强县的美好目标。
崇木凼古村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隆回县农业农村局合理统筹,扎实推进,长远规划,开辟出一条“底子牢、步子稳、路子广”的乡村振兴大道。未来,当地将接续奋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提振乡村产业体系、实施农村“改厕”措施,助推粮食安全化、产业差异化、环境美丽化发展更上一层楼。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刘谦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