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院区成功实施院区内首例下肢大隐静脉PICC置管术

  大众卫生报   2024-03-05 15:19:19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5日讯(通讯员 粟荣耀 黄昊嫦 李结)3月1日,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院区静疗小组为一名中央型肺癌伴上腔静脉受累并癌栓形成的患者成功实施了院区内首例超声引导下下肢大隐静脉PICC置管术,开创了静脉治疗的新路径。

杨叔叔,65岁男性肺癌患者,为行化疗入住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院区,CT显示其右侧中央型肺癌累及纵膈,纵膈多发淋巴结转移,上腔静脉受累并癌栓形成。患者病情特殊,上腔静脉受累严重且已形成癌栓,无法在此建立静脉通路,经股静脉置管的CVC导管不能满足患者长期的治疗需求。为解决这一难题,静疗小组对患者血管进行了B超下综合评估,并经团队仔细研讨,最终决定另辟蹊径,为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大隐静脉PICC置管术。

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静疗小组组长、主管护师李结在主管护师粟玉霞、黄昊嫦的配合下,通过超声引导成功为患者实施了下肢大隐静脉PICC置管术,为患者建立了一条长期、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

穿刺成功后为患者行腹部正位片可见,PICC管已顺利到达预定位置,导管尖端到达下腔静脉,置管后患者顺利完成了本周期治疗。

下肢静脉PICC置管术是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院区护理团队在建立静脉通路及静脉通路维护的又一大突破,解决了无法经上肢置管的难题,为众多PICC置管禁忌症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有效且保留时间较长的静脉通路,大大提升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下肢PICC置管适应为:需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功者;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治疗者;需长期输入高渗性或粘稠度较高的药物者;需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者;上腔静脉系统输液受限,如双上肢或上腔静脉血栓形成、上肢血管畸形、肾功能衰竭需要保护双上肢静脉、双侧乳腺癌根治术以及各种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双上肢静脉管径均小于2mm者。

下肢PICC置管禁忌为: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操作,如凝血机制障碍,免疫抑制剂者慎用者;已知或怀疑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者;局部组织因素,影响导管稳定性或通畅性,如置管部位局部天疱疮或严重皮肤病变者;既往在下肢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者;避免选择偏瘫一侧的下肢,患肢回流障碍,易发生深静脉血栓者。

下肢PICC相较于上肢,具有以下特别之处:可正常行走,但不能久坐;每天需做4次置管侧下肢的功能锻炼,每次做脚背的背屈和绷直运动20个回合,从而增加血流速度以降低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责编:袁小玉

一审:编辑:袁小玉 实习编辑:湛焱

二审:梁湘茂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