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科教新报 2024-01-25 14:39:05
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王燕 通讯员 徐湘果 赵婧
“姚老师,好久不见,我想来看看您。”刚从华中科技大学回到邵东的贺熙哲,第一时间向小学老师姚珍婷发出了“邀约”。小学毕业已7年,他对恩师的感情却丝毫没有减退。“能被学生深深记得,是教师最幸福的事。”虽已是邵东市里安小学副校长,但收到学生来信,姚珍婷仍像小姑娘一样欣喜不已。
“教育是一场最美的遇见,亦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从教近26年来,姚珍婷以爱育爱,全情投入“教书育人”当中,抵挡了岁月漫长,靓丽了缱绻时光……
爱与被爱,邂逅一场最美的遇见
2004年,参加工作6年的姚珍婷从周官桥乡中心小学调入城区二小,任班主任、语文教师。在“名师”如云的二小,姚珍婷积蓄力量,不断探索,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法宝”——“把握情感主线,创造激情的语文课堂。”
学习《故乡的芦苇》时的一把芦苇,《那只松鼠》时观赏活泼伶俐的松鼠,学习《小学男子汉》时感受主人公的担当……她的《盘古开天地》课例被收录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姚珍婷常常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唱、画、演、戏、赛、导、仿等活动,学生深深爱上她的课堂。“姚老师是魔法师,带领我们一次次走进课文领略美好。”敬一杰是姚珍婷的“铁杆粉丝”,五年级写的《有趣的甲骨文》就上了《小学生导刊》。六年级时,邵东8个小记者在《邵阳城市报》发表作文,姚珍婷班上占据5席。
为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2015年,姚珍婷以《走进浓郁的邵东“乡土文化”》开展实践课题研究,她带学生参观“荫家堂”“县文化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她和学生获得了邵阳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二等奖。
“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姚珍婷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积极打造“有爱的班级”。学校每年举行班级篮球赛,姚珍婷聘请家长当教练,自己当“饮水机管理员”,全程为学生服务。她班上有个学生叫李金微,比较调皮,在学校也很有“名气”,同学比较排斥他。姚珍婷挖掘李金微敢打敢拼的优点,任命他为篮球队长,勇夺学校冠军。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李金微转变很大。2016年,该班级被授予“湖南省雷锋式中(小)队”称号。
2023年,该班学生高考。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学生和家长纷纷向姚珍婷报喜。“我儿子考了640分,考上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谢谢姚老师对一杰的关心和一直以来的关爱。”那段时间,姚珍婷特别开心,“班上考600分以上的学生,就有10多个。学生能成人成才,是我最大的骄傲。”
心有所爱,开启一段美妙的旅程
2018年8月,里安小学易址新建后扩招,姚珍婷调入学校任教学负责人。“中层紧缺,我和校长、学籍管理员三人抱团,除负责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外,还创建了爱育里安公众号,开设‘里安在线’‘明师问道’‘家校共育’栏目,并按时推送相关文章。”在姚珍婷团队努力下,学校确立了“以培育综合素养,育有实力的学生”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我们必须保证学生每天至少30分钟的阅读时间。”为落实这一主张,姚珍婷每天穿梭在各教室之间。清晨,检查各班级诵读《小学生必备古诗词75首》《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午休,她就到各班拍摄老师和学生安静阅读的照片……
在此基础上,姚珍婷还建议教师配上音乐或吟或诵,创编动作融入诗歌、摘录“好书推荐卡”……入班指导学生阅读,期望一班形成“一特色”。
一年努力后,师生阅读蔚然成风,“浓浓书香、浸润里安”读书节应运而生。每年读书节期间,学校举办好书推荐会、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以书会友、分享阅读收获。2020年,学校被邵阳市教育局评为“书香校园”,邵东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负责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里安小学硬件设施相对滞后,但在学生阅读上花了心思、下了功夫,获奖实至名归。”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秉持这一理念,姚珍婷组织团队编写学校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学习习惯篇、礼仪习惯篇、生活习惯篇,分高、中、低三个学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校本教材在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养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手抓阅读,一手抓养成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据该校教科室主任李珍梅介绍,“2018年,学校六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质量位列全市173名,2022年跃升至全市前20名。”
“5+2’‘白+黑’,是忙碌也是充实,有艰辛付出,也有收获喜悦。不得不说,它确实是一段美妙的回忆。”姚珍婷感慨道。
不负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把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放在首位,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学校才能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此,姚珍婷设置了“青蓝课堂”“每周有约”,与老师们交流教学思维,碰撞智慧火花。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有点尴尬。姚珍婷发现,学校教师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2岁,能称为名师的教师数量不多。谁来当“师傅”引领,姚珍婷做了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冥思苦想过后,一种灵感在姚珍婷脑海中闪现,“以共同体形式构建联盟,团队成员各尽其长,各展所能,或许更适合充满青春活力的里安。”
于是,学校开始了“三人行”教研团队研究和探索:设立语文组、数学组和综合组,以“2+1”形式组合,学校定框架、定内容,团队进行“同课异构”“一课多研”,抓好研(群策群力研好课)、上(智研慧学上佳课)、磨(精雕细琢磨“心”课)、展(精彩纷呈展优课)四个环节,打造出精品课,在学校展示辐射所有教师。
这一模式小而灵活,随时随地均可进行,大大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尤其受青年教师欢迎。“我的成长,得益于‘三人行’团队。”2023年参加邵东市第三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小学语文乡村教师组一等奖后,姜紫君坦言。“2021年10月,我与付利、谭菲月组队,三人按照学校制定的研修计划,聚焦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过渡语言,深入交流探讨。姚校长经常进行精心,有时扣住细节,字字斟酌,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彭娜、周玲、申丽洁、彭澎、曾娟、刘卫云、刘星雨等,也借助团队共研和不断反思渐渐脱颖而出。2023年,以这些教师为骨干的团队,在“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活动中获得小学语文、数学、音乐、生命与健康4个学科奖项。
“因为爱,所以爱。”姚珍婷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行走在教育一线,追寻着她的教育梦想。而今,她又加入张克家名校长工作室,与教育同行们,心揣着热爱,奔赴向下一场山海……
责编:王燕
一审:王燕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