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3-12-20 16:08:45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张莉 隆娇)不以坚守为目的,而以创新为使命。爱生活、爱工作、爱家庭的曾艳军是新时代乡村校长的代言人。她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如同火把照亮了那一方土地……
曾艳军现为吉首市双塘镇中心完小党支部书记、校长,1999年8月参加工作。从教24年,无论是在语言不通的纯苗山村小学还是在环境复杂的城郊农村小学,或者是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小学,她都时刻以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爱”铸师魂
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2019年8月,她离开条件优越的吉首市第二小学,来到吉首市双塘镇中心完小这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任党支部书记、校长。看到孩子们身上唯一的一套校服已经由长裤穿成了7分裤还在穿,被褥洗得破洞了还在盖,因唯一的一双秋鞋洗了未干,不得以在深秋还穿着凉鞋的乡村孩子们时,她心痛不已,东奔西走、四处募集给孩子们募捐来了一批批衣物棉被。在双小工作的4年多里,她为每个学生募捐来了夏、秋季校服5套,一套全新的6件套床上用品,一双厚实的棉鞋,一双雨靴、一双跑鞋。
把教师当自己的亲人一样关爱。她发挥自己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业务专长,巧借各种机会与老师拉家常,处理教职工各种矛盾。她为两地分居生病的孕妈妈煲汤加强营养,给无辣不欢的教师做麻辣鱼解馋,亲自做甜品送给暑假加班排练节目的年轻教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以身作则的管理,让一批优秀教师拒绝城区学校的邀请,同她一起安心奉献在乡村教育第一线。她积极打造校园如家园的“家校”文化,把学校阅览室打造成老师们阅读交流的咖啡吧,把学校多媒体会议室改造成能兼做休闲娱乐的巨幕影院,开辟教师菜园让老师们享受田园之乐……教师入校如进家。每年她还精心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篮球比赛、捉鱼比赛、包粽子比赛等,增进教师间友谊,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为了给师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四年里,她把学校当自己的家一样,一点点修补、一点点改造。她广开源、勤节流,创特色、引投资,各方筹资150万元对学校照明系统进行全面升级,翻新老旧会议室,更换全校学生课桌椅、教师办公桌椅,新建学生阅读教室,整修运动场,添置校园健身器材,重建校园文化墙,新建全国第一个西瓜校园博物馆。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勤”长师能
从教24年,曾艳军从不放弃教学业务成长,即使担任校长职务也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坚持任教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她教学精益求精,为打磨一份课件,她最长耗时4135分钟,修改218次。
正是这份执着与坚持,让她成长为一名教学能手,她曾先后2次代表湘西州参加湖南省举行的现场教学竞赛。多次在州市上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下乡课。连续两年参加全省在线集体备课大赛执教2堂课荣获全省一等奖。
通过层层遴选,她成为吉首市首批教师培训师,她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独特的授课风格和别具一格的人格魅力,潜心扮演好“培训师”角色,专注讲好每一堂培训课程,近3年来先后被江西师范大学、吉大师院、中国教师研修网等单位聘请为授课专家,到黑龙江、江西、长沙等地进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讲座30多堂。她不仅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亦成为广大教师追寻、学习的榜样,为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业务能力扎实过硬,她被评为 州“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专业发展先进个人”,2次受到市政府嘉奖,1次记功。
“领”助成长
“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曾艳军深知优其校必先优其师的办学治校理念,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担任校长期间,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培训、线下交流等多种渠道发展教师专业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教学比武等多种方式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她上示范课、带头跨学科学习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知识,带领老师们研讨、交流、反思,组建出一个个研究团队,对学校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带领老师们实现了学校省级课题零的突破。
在她的引领和指导下,教师个人成长迅速,指导宋平芝走专业研究道路,一句一句为她改写材料,和她一起整理资料,引领她这个一级教师一年一个台阶成长为省级优秀教师、特级教师,2023年入选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快速提升,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学生参加全市质量抽测连续多年位居同类学校前三名,连续两次参加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在全市同类学校排名位居前列。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高,艺体比赛全面开花,2023年学校参加的体育竞赛、“三独”比赛、学科知识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团队赛事均荣获全市团体第一名。学校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宣传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等,她本人被评为“模范校长”,成为湖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培养对象,成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著作《乡村筑梦人》一书的主角。
“创”出新绩
曾艳军一直思索如何让乡村孩子均衡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她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教育空间和时间的壁垒,想通过网络解决农村教学点教学资源匮乏这一难题。
于是,非信息技术专业的她以零基础,借助网络、书籍开始自学信息技术,独创出“三会十课”培训模式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2.0培训,用线上线下结合、集中和分点互融的培训模式使学校教师信息技术2.0能力提升测评通过率达100%,优秀通过率达85%。
以此契机,她组建州级曾艳军网络名师工作室,为湘西州信息技术2.0全员培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她的积极探索下,摸索形成了一套适合乡村学校发展且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方法,让双塘镇中心完小这所农村小学成为湘西州的信息技术示范校,学校的培训案例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也成为湖南省唯一一个入围全国首批典型案例的学校,并国家、省、州等媒体推介。
曾艳军重视体育教育教学,但学校却没有一名体育专业教师。她带领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带训练队,会打乒乓球的食堂管理员带乒乓球队,懂点足球的数学老师带足球队,对打篮球感兴趣的数学老师带篮球队,没有一技之长的老师进行基本体能训练。每天安排学生晨练半小时,傍晚晚训1小时,风雨无阻。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体育工作实现多项零的突破,2021-2023年期间参加吉首市教体系统各类体育竞赛取得了田径、攀岩、游泳、篮球、乒乓球等比赛的团体第一名,学生参加的所有项目均排名前列,蝉联体育赛事团体总分第一名。
教育要办出灵魂、办出特色。曾艳军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巧用学校45%的教师是本地教师的师资校情,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西瓜,开发出“5+1”特色劳动校本课程。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的劳动教育,使双塘镇中心完小成为湖南省首批劳动教育实验校,被评为“全国生态劳动教育实践特色学校”。为将“小西瓜、大文化”的劳动教育做深做实,她创造性地在校内建起了湖南省首个水果类主题博物馆——双塘西瓜文化教育博物馆,开馆半年多接待省内外参观者上千名,广泛地普及了西瓜文化知识,浸润了劳动教育精神,擦亮双塘西瓜品牌,不断激发双塘瓜农的种植热情。学校用劳动教育带动当地西瓜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教育力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责编:董以良
一审:董以良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