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上的行走者——访长沙泰和医院大外科主任李介秋

  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3-11-28 09:26:35

大众卫生报 全媒体记者 张丽 实习记者 朱智 策划 李霞 通讯员 王谦 欧名发

在普通人眼里,外科医生就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不停穿梭病房和手术室之间的人高强度工作是他们的常态;在科室同事眼里,大外科主任是“舰长”,是“超人”,带领着一群人不畏艰难,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手术中,以确保患者的安全10月24日下午,记者在长沙泰和医院采访到了该院大外科、普外科主任李介秋。

年近花甲之年的李介秋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毕业后特招入伍,成了一名文职干部,1993年升为普外科主治医师1999年李介秋获得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外科学硕士学位以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为主要临床研究是中国历史上将低分子肝素用于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第一人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李介秋北上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学习血管外科技术回来后手术质量全面并在本单位开创了血管外科,之后主理成立了湖南省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同年主持了全国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年会2007年开始担任163医院普外科主任兼主任医师2020李介秋提前退休成了一名泰和人,担任大外科主任,负责普外科技术工作虽然还是原来的技术和工作,但李介秋领衔后,泰和医院普外科团队从弱到强,医疗技术全面提升多项技术赶超省同类医院。

10年前,湖南永州58岁的阿姨(化名)的肚子出现增大,并无其他不适症状,此后肚子越来越大,未引起重视。近1年来,症状加重,肚子长成了孕妇肚已不能正常走路,每天只能坐着睡,伴腹部坠胀感、反酸、烧心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阿姨辗转跑了几家医院,均被告知:左侧腹膜后占位性病变,脂肪肉瘤可能性大,因重度贫血及个人原因未能进行手术治疗。后经人介绍,2021年3月9日,胡阿姨慕名来到泰和医院外科就诊

接诊医生详细询问得知阿姨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腹部CT检查提示:左侧腹膜后占位性病变,高度疑巨大脂肪肉瘤,腹部多脏器及血管明显受压,手术难度风险巨大。上报主任李介秋后,他迅速组织了多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了严密的治疗方案,最终带领科室团队,联合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阿姨腹中取出重达40斤的巨大肿瘤,出血量仅约300毫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非常顺利,术后2周胡阿姨出院,后经随访,无任何不适出现。手术后得到和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栏目等媒体广泛报道。

“我们每做一场手术,都感觉像是在万丈深渊走钢丝,必须时刻准备着,将自己状态调整到最佳,保持高度精准、专注,以此打好每一场战役!”李介秋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除了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熟练的手术技术,心理状态非常重要,胆大心细是根本,不仅考验技术,更考验毅力和责任心

从事普外专业近40李介秋全面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熟练的技术水平,对普通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急危重症的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肝、胆、胰、脾、门脉高压症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血管外科 (包括动脉、静脉、淋巴系统)疾病的诊治完成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及开腹手术治疗颈动脉体瘤的手术切除,复杂的血管外伤如无名静脉外伤人工血管搭桥股动脉外伤人工血管搭桥门脉高压脾肾静脉分流术等等。率先将血管外科技术应用到普外科,主动脉弓上的甲状腺癌切除,乳腺癌侵犯腋静脉的切除人工血管搭桥,小时完成了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胰头癌侵犯肠系膜上血管用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根治术。

外科医生最怕的是手术中出现血管破裂,这样会让手术难度加大,更何况很多患者本身就是重度贫血的。

长沙县40岁的韩某,患有胰源性门脉高压3年内转展于市各级医院,住院次数高达87次,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血色素仅4-5克,靠输血维持生命泰和医院就诊,全院会诊同意为其进行手术治疗由于韩某重症胰腺炎和肠瘘多次手术治疗,腹腔粘连十分严重,李介秋带领团队果断为其行脾切除十食道胃底贲门血管离断术术后恢复好,现已基本能正常生活

像胡阿姨、韩某这样高难度、棘手的手术,李介秋遇到过多次,每一次都是如履薄冰,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为己任,迎难而上。李介秋从业以来,全年365天无休,据估算,每年平均会做500台左右的大小手术。业精于勤,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和手术频率,李介秋的医疗技术、手术手法日渐炉火炖青,曾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两项,三等功两次,书写论文四十余篇在普外科和血管外科的各类专业委会担任常委委员达8项。

李介秋刚上班那会,曾因抢救一名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血友病的患者,整整42天没有回家,在科室吃住了42天。每每有人提起这事,无不为之感动。有时候一台手术十几个小时,有时候连着上五六台手术,从踏着朝霞步入手术室,离开时月上柳梢头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拼的不仅仅是工作热情,更需拼的是一幅好身板和毅力然而,事实上,外科医生们却常常被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等疼痛困扰,在争分夺秒抢救病人面前,他们只能忍住自己的伤痛,咬牙坚持,李介秋便是如此。

虽然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李介秋每天依然像个年轻人一样,起早贪黑忙个不停,出门诊上手术年轻医生还定时要下乡义诊。家人和亲戚朋友都特别不理解可他却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外科临床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性案例手术小诀窍,比如,同样的手术,看似一模一样的操作,我的手法一个小小的改动,就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和防止术后粘连。李介秋表示,将多年经验在实际临床中手把手教给年轻的医生们,一方面能帮助后辈成长,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他乐此不疲,并会将这种能量发挥到极致。

风雨长路,知易行难李介秋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成功挽救众多患者于危险之中,践行了一名医者的神圣职责。


责编:王思贤

一审:王思贤

二审:梁湘茂

三审:鲁红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