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成果《珠联璧合:小学科学课程发展湖南式样》亮相第六届教博会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22 11:45:17

11月18日上午,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承办,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珠海市教育局协办。

教育创新成果《珠联璧合:小学科学课程发展湖南式样》亮相第六届“教博会”,进行展示交流。

科学改变世界,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如何应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中教学目标泛化、教学内容拼盘化、教学情境同质化的困境?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综合化发展现状基础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科学教研员张敏老师历经10年研发的《珠联璧合:小学科学课程发展湖南式样》教学成果,融会贯通教育部2001年、2017年、2022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理念,融合东西方各先进教育模式,立足湖湘地域本土教学资源,研发了“科学+”金字塔式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式样,构建了六大“科学+”湖湘小学科学课程综合化发展主题,形成了“小学科学课程发展湖南式样”。该成果荣获教育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在该成果“三个面向”与“三个融合”课程发展思想引领下,成果实践基地校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鹅秀小学深度参与了该成果的研究与实践。学校自建校以来,张敏老师持续指导学校在科学课程中融入湖湘文化,聚焦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实施科学+人文的馆校合作理念,以与科学教学有关联的湖南博物院里的湖湘文物为载体,对标科学课程目标,对学校科学课程进行深层次改革,深入推进与创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让湖湘文化以STEM教育的方式走进科学课堂,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对过去的溯源及对未来的创新中迸发思维的火花,体验科学学习真实发生的快乐。教博会上,酒具、日晷、素纱单衣、鱼菜共生、湘绣、竹笛、长沙王印、活字印刷、杆秤、皮影、纸船承重、战国木架鼓等17项由校长李丹带领全体教师开发的小学科学课程发展湖南式样齐齐亮相,吸引了众多专家、老师、各界人士驻足参观,深入了解。

教博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于2015年首倡发起,自2018年起落户广东珠海,至今成功举办五届,已成为全面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教育创新成果的汇集地、教师教育的大课堂,也是跨界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加速器。(张羽轩)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琼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