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山乡:鲜花绿浪换新景 千亩工程话振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6-14 17:09:09

文/图/视频/韩蕴华 刘洋 姜开林 陈思

小雨初霁,晓雾蒙蒙,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南临沅江水,北靠马陵河,微风吹细草,春光映池塘。这里是常德市武陵区芦荻山乡,二广高速贯穿南北,常德大道穿境而过,一碧万顷的草场,长势喜人的蔬菜,接天莲叶的万亩荷塘,向世人昭示着这片土地的勃勃生机。

芦荻山乡风光。

近年来,芦荻山乡紧紧围绕“迈进产业强乡、建设大美新乡”战略目标,科学定位,天景花池田园综合体、农产品物流园、羊肚菌产业园、富硒草本咖啡种植基地、观音寺毛坪里草业基地、添景花田农业产业示范园6个千亩工程已经建成,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单位”、全市“万亩蔬菜标准园”、全国“食用菌基地”等荣誉称号。

集镇鸟瞰。

在芦荻山乡东北角的园区,满载货物的车辆在此穿梭,一派繁忙的景象。这里是常德市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也是湖南省规模最大、品类最全、功能最完善的新型农产品流通及产业服务中心。芦荻山乡作为常德有名的蔬菜种植基地,该园区建设不仅为全省蔬菜供应提供保障,也为全乡蔬菜种植带来崭新发展机遇。

蔬菜基地。

羊肚菌种植基地,还没端上餐桌的美味在奋力生长。羊肚菌作为一种稀有的野生食用菌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受欢迎度高。芦荻山乡羊肚菌种植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带动农户不断创收,小小羊肚菌铺就村民的致富路。

羊肚菌种植基地。

沅江北岸,绿茵遍野、铺青叠翠,眼前的绿意让谁也想不到这原来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河滩。毛坪里村集体将河滩外洲利用起来发展草坪种植,将河滩荒地变“宝地”,工人将一块块草皮切割、收卷、打包销往其他地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发出600亩荒地,预计今年可收割草皮毛利润200万元以上,实现绿化环境和村民增收的“双赢”。

毛坪里村草坪种植基地。

春有月季争芳艳,夏有荷花别样红。走进天景花池,林木葱翠,花团锦簇,亭台连廊清新雅致,仿佛误入了文人笔下的桃花源中。作为一个以农旅风情为主题的田园综合项目,天景花池田园综合体可赏花踏青感受自然之美、可果蔬采摘体验田园之乐,还有一排排别致度假木屋和湘粤美食招待八方来客,农旅融合随芬芳在芦荻山乡落地生根。

天景花池。

沿着天景路一路驶过园区,朵朵金黄的小花在绿叶的衬托下随风摇曳,形成一片金黄的花海,美不胜收。这是草本咖啡花,2018年中旺农业在芦荻山乡黄爱村创建了富硒草本咖啡种植示范基地150亩,与天景花池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相结合,实现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人民的致富梦与咖啡种子一起被种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天景花池田园综合体。

百年前,“中国工运先驱”黄爱烈士从这里走出,为中国工人运动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芦荻山乡黄爱村因此而得名。百年之后,红色精神依旧在这里传承,芦荻山乡充分挖掘黄爱烈士的革命精神,投入1000万元打造省级黄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黄爱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将红色精神注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之中。

黄爱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

众人拾柴火焰高,“公益存折”树新风。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入乡村建设,芦荻山乡自有一套好方法。2019年首创推出“公益存折”,公益存折是村内公益性劳动用工凭证,一个公益工年底可以向公益银行兑取30元补贴。在公益存折的推动下,由党员带头,村民自发清理房前屋后,加入公益劳动中,我为人人之新风蔚然成行。

蓼子坪幸福屋场。

如今走进芦荻山乡,庭院栅栏颇有田园诗意,路边花草芳香扑鼻,乡间小路干净宽阔,墙体彩绘为乡村增添一抹别样色彩。近年来,芦荻山乡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拆除违章建筑,进行无害化公厕改造,清理广告墙,整治黑臭水体,芦荻山乡彻底告别“脏乱差”。

黄爱村村道。

看得见的改变在眼前,看不见的改变在心间。芦荻山乡将文明公约与村规民约有机融合,开展抵制违规赈酒千人签名活动,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余事项一律不办,并写进村规民约。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送电影下乡、送戏曲下乡活动,开展普法宣传、知识讲座等,让文明乡风在人们心中默默扎根发芽。

田园风光。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作为鱼米之乡、蔬菜之乡、产业之乡,芦荻山乡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为契机,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真抓实干、砥砺前行,用双手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未来,芦荻山乡将继续发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乡村振兴的宏大版图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编:马俊达

一审:马俊达

二审:刘桂林

三审:刘建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