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3-04-15 19:13:22
郴州市苏仙区教育局党委书记 刘尧苏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指明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苏仙区教育系统要持续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加大学位建设力度,建设好人民群众“家门口学校”;持续深入推进“四大提升”工程(党建引领提升、教育质量提升、队伍建设提升、校园安全提升),促进全区学校内涵发展,整体提质;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着力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全力打造科教主阵地,努力创响“学在苏仙”品牌,办好苏仙人民满意教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建设好“家门口学校”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5年来,苏仙区发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优良传统,瞄准“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的目标,加速推进城乡教育扩容提质。2023年,继续推进观山学校(初中部)、市三十二中综合楼、市二中综合楼、自贸区中学(白露塘中学)改扩建项目建设,启动实施苏园中学南校区、苏仙中学综合楼、市六十七完小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围绕乡村振兴,加快新时代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推进落实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市十一中、马头岭学校、桥口学校、白露塘学校等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建设好人民群众“家门口学校”。
坚持系统发展观念,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
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抓好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要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持续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投入,加大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不断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加大普惠幼儿园申报认定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普惠园占比;加快推进区直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建设,扎实开展学前教育教师培训,让人民群众公平享有普惠性、高质量学前教育资源。二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持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不断巩固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成果。深入推进城乡信息化教育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全省教育信息化融合示范区创建,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四名”工程,培养一批作风过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进集团化办学落地生效,整体提升全区学校办学质量和品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要推进“双减”落地生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是加快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推进普通高中学校扩容提质,不断增加高中学位供给,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推进高考改革,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加强与湘南学院等高校合作,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现全区中职学校100%标准。要推进职教联盟实体化运作,加强校企、政校企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全新的校企共同育人格局。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采取“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方式共建实习工厂(车间)、生产性实训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实体机构。发展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专业群,遴选1-2个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结构建设,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五是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和谐发展。加快成立苏仙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专业体系,切实做好特殊教育决策咨询、诊断与评估、教研与培训、信息管理等工作。
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苏仙教育“四大提升”行动
一是实施“党建引领大提升行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区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制度,全区29名副处级以上区领导每人联系1-2所学校,每期调研不少于2次,上思政课不少于2次。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加强学校阵地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教育宣传、意识形态和舆情管控,扎实开展“建设清廉校园净化教育生态”以案促改专项活动。加强学校思政工作。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实施“教育质量大提升行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五育并举”落到实处。严格落实音体美劳动教育课程,扎实开展学生“体育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开展“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劳动实践”等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近视眼防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全力推进“双减”工作,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强化专项治理。深化学校作业改革,推行优化作业分层改革试点,推行校本作业。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以九年级为试点,深入实施“联校教研”,扎实开展全区性教研教改、教学比武竞赛活动。推进集团化办学落到实处。与湘南学院、市一中、市六中、湘南学院附属小学等优质学校合作,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课程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实现整体提升。实施“五名培育工程”。2023年推进“五名工作室”建设,计划建成区级名校长(园长)工作室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0个、名师工作室10个、名教研员工作室2个,名教练员工作室5个。三是实施“师德师风大提升行动”,确保队伍作风过硬。健全师德师风常态化学习制度,开展教师廉洁从教“三个一”活动,即签订一份承诺书,写一篇心得体会,发一条廉政短信,匡正从教行为。每学年组织一次师德师风知识测试,测试平均成绩低于80分,学校和个人年度考核不能评优,低于60分的,对学校进行约谈问责。完善师德监管和考评机制。严把教师招聘关,完善师德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加强师德考核结果运用,严惩师德失范行为。四是实施校园安全提升行动,确保教育安全稳定。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开展“三防”教育(防性侵、防欺凌、防诱拐)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周边整治,突出抓好校园安保、道路交通、消防、食品、防溺水等重点工作,从根本上消除校园安全隐患,杜绝学生伤亡事故发生,确保教育大局安全稳定。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