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这群特殊少年以指尖传递温暖 7年志愿服务社区居民6000余人

王晗 通讯员 胡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31 19:02:1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胡谦

假如失去了光明,你会选择怎样面对生活?在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有一群追“锋”少年,用7年志愿服务真诚作答: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阿姨,您的腰腿好点了吗?这次想按摩哪些地方?”“好多了,今天想继续做全身按摩。”这样的对话,不是发生在按摩店,而是每周三在湖南湘江新区望城坡街道箭弓山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上演的一幕。

一方是失去光明的特殊少年,一方是社区居民、环卫工人。从2016年至今,这样的温馨场景已延续了7年。

党建共建,特殊少年向光而行

三月,春雨绵绵。在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中专党支部带队老师的引领下,这群特殊少年身穿白大褂、搭肩排队来到箭弓山社区二楼的“按摩服务进社区融合教育活动室”。

“来了,来了!今天我想按一下肩颈。”“上次那个小妹子在哪里?我答应这次继续找她按的。”看到这群少年出现,准时守候的社区居民、环卫工人顿时眉眼笑开了花。

因为平时学习很有钻研精神、对力道的把握也很优秀,聂子健这次被老师安排在了全身按摩项目。和她一起搭档的,是她的同班同学萧楚,他们都是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医康复技术专业高二的学生。

“之前我特别怕自己按得不够好,力道不够,因为每个人的受力程度不一样。但大家都很随和,都会鼓励我。”性格开朗的聂子健边给居民按摩边告诉记者,做一次全身按摩需要近一个小时,加上头部按摩便需要更多时间,但每一次的实践都让她收获满满,“尤其是来自居民朋友的鼓励和建议,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既是学校的融合教育实践,也是社区常态化开展的党建共建志愿服务活动。”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中专党支部书记康桂林老师介绍,根据学校安排,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学生从高二开始,学期内基本每周都会跟着老师来社区开展按摩服务,“这既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够以自己所学帮助社区居民,提升价值感。”

真诚服务,指尖温暖持续传递

“阿姨,你的腰腿不好,记得要少穿高跟鞋咧!”聂子健提醒的,正是第二次过来按摩的箭弓山小区居民李群。

因为腰腿肩颈不舒服,李群平时就很喜欢做身体按摩。闲聊中,得知聂子健有考证的想法,她立马以过来人的身份鼓励她:“细妹子,在学校一定要抓住机会考证拿证,这是以后求职工作的敲门砖。”

负责箭弓山小区一期卫生工作的刘富秀是这里的“老顾客”。一有机会她让这群孩子“按上一回”。“这些学生很有耐心、很有爱心,按摩完整个人都舒服不少,感觉工作和生活的疲惫一下都消散了。”

“社区融合志愿服务活动,受益的是居民,特别是我们的环卫工。”箭弓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周俊告诉记者,从2016年至今,带队老师和参加活动的特殊少年一届一届更替,但为社区居民和环卫工人提供的按摩服务却一直延续至今。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也通过积极融入社会,毕业后有的自主创业开了按摩店,有的走出社会在按摩中心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事实上,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和社区的党建共建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按摩服务方面,还涉及到义诊咨询、卫生打扫、义务缝纫等。除了学生,还有党员、团员老师也深度参与其中。在社区组织学雷锋专题活动中,也常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据统计,7年来,这群特殊少年接续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0多场次,服务社区居民、环卫工人6000余人,以指尖传递着温暖。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熊远帆

三审:谭登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