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逛江华早市

  科教新报   2023-03-11 22:54:37

慈利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健全 

由于前一天晚上答应陪郴州一朋友去逛江华菜市场。早上七点下楼,朋友早已准时到宾馆大厅等候。我俩随步行导航前往菜市场。走在街上,空气清晰,特别舒服。放眼望去,双向六车道的街道干净整洁,花坛里的茶花约有两米多高,用它恰到点的红装迎接着路上的行人;还有编织成万花筒的荆条正吐蕊着新芽,只待它蓄足精气,用它摇曳的身姿与别样的艳丽让行人驻足观赏;路边清一色的香樟绿意盎然,直耸云霄,从它两三米的腰身证明着它的树龄;还有富有瑶族特色的路灯,用它特有的文化标识——瑶鼓,吸引着外来客人的眼球。

“这座偏隅于湘、粤、桂正南边陲,素有“神州第一瑶都”的城市。街道的设计为什么这样笔直宽阔,布局如此之前卫呢?”朋友诧异地感叹道。“你不知道吧?这个县城之所以叫江华,原因是从这里走出了一位名人叫江华,他既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参与者,也是审判四人帮的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由于地域狭小,无法发展,1985年,县城从偏远的水口镇迁至到沱江镇,才有了这样的大格局”。我欣然答道。朋友上网一查,果然如此,惊叹我的功课做得之细腻。江华人就是这样有远见卓识,在顶层设计上就超前走了一步,时隔30多年过去直至现在,还能紧跟时代的车轮,勇立潮头,被誉为“神州瑶郡”实至名归。

不到二十多分钟的行程,我们到了菜市场路口,路边有许多摊位摆放着整整齐齐的油菜苔、野芹菜等,新鲜中带着露水,无不想立马买上几把带回家。走进去三百米的距离,我很纳闷,停下脚步,心里想:“这里的菜市场怎么没有‘闹市’的感觉呢?”这里既没有商贩的大声吆喝,也没有电子嗽叭的招揽顾客,但只要你靠近菜铺,就会有店主很有礼貌地问道“您想要买点什么?”如果你只看看,他也不会强买强卖,脸上一定不会露出一丝不悦。朋友这时还想买点艾叶粑粑,但不知道摊点的位置,只要你询问,她马上会热情的给你指出行走的路线与摊点的位置。我俩在菜市场转了约半个小时,原路返回。

由于朋友回家路程很近,她首先买了富有江华特色的“笋子馕”,然后又买了枸杞叶、油菜苔、香叶各两把,结帐时,我特别惊讬胡是菜的价格,真不敢相信,世间还有如此物廉价物美的蔬菜(每把1元钱)。当我们快要走出菜市口时,被一位老爷爷菜摊前的香椿吸引住了,朋友问:“香椿怎么卖?”“一块钱一把”老爷爷答道。“多少钱一斤?”朋友也被这一价格吓住了,反问道。“三块钱一斤,一块钱一把”老爷爷温和地答道。在我的脑海中,现在正是香椿上市的好季节,在我们当地,买香椿最旺时,至少也是150元一斤。朋友看我对香椿这样入迷,一口气给我买了五把,微笑着对我说:“带回去给您女儿做个香椿炒鸡蛋,让她尝尝江华的香椿”。

坐在回宾馆的的士车上,当我俩分享着逛菜市场的喜悦心情时,的士司机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刚逛的早市,真是机不可失。因为那些摊贩都是近郊的农民,他们勤劳淳朴,买他们的菜,既买得便宜,又吃得放心”。从司机的反馈中,我对江华人的评价又加深了一步:江华人勤劳、质朴、善良……

坐在正赶往回家路上的我,想像着晚上的香椿炒蛋,我笑了……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