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声又一年丨我家春联

    2023-01-23 11:49:17

文/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青石学校 龙点睛

我家的年味,在父亲围炉闲坐,闭目凝神酝酿春联的对子时就开始了。

父亲是一名中医,他喜吟诗作赋,很看重春联。每到腊月,他的眉梢就会新添拟春联的喜悦神情。

冬日的饭桌上,他常跟我们谈今年的春联写什么好。一些特殊、值得回味的家事和国事都可能占有我家春联的字份。春天是父亲春联里的常客,春回大地、万紫千红、莺歌燕舞这样的词,我很小就认识。我考上了师范、初上讲台、买了新车,高铁通行、航天员飞天成功等都曾是父亲的春联素材。要加入故事,父亲拟春联的难度就会增加,寥寥十几个字,还需对仗工整、文采飘逸,他常常要改稿多次。他把脉治病的间隙,就在处方纸上拟春联,拟完就会读,平仄韵脚用词都要讲究,当终稿敲定,他会像个读书考了一百分的学生,逢人就念。于是,春联还没贴上大门时,我就能背出我家的春联了。

父亲写春联特别有仪式感,那真是一位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对于春节的敬重。

他会择一个晴好的天,把毛笔洗净,任其舒展身姿,好有足够的韧性写春联。砚台冲刷一番,散发陈年的墨香,以它独特的气味增添年的文化感。红纸买来是大张的,父亲用一把裁纸刀精致地裁剪成长条状。裁好的对联纸放在高椅背上,红艳艳的浸泡在陈皮色的灯火下,屋子里就有了年的那股远古气息。一般要放一晚上,对联纸才舒坦、平整,写起来顺溜,以免有失误。父亲最怕写春联时出错,比如墨汁不顺,笔画错误等,这意味着不是个好彩头,他担心着来年的顺风顺水,家人平安。

一切准备妥帖,腊月二十八晚上父亲开始写春联。屋子里烧一炉炭火,红旺旺的火光映亮整个屋子,暖意与喜气在火光里跳跃。他不止写一副,因为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会找他写。因此父亲也要拟很多副春联,各家的好事,来年的期盼都会写进他的春联里。他写春联时嘴里会要吟诵,气韵流动,运笔自如,很是潇洒。我是那个打杂的小女孩。每写完一副,我就顺父亲的意思摆放在房间的床铺、地上,炭火的光星星点点地钻入黑晶石样的汉字里。不要多久墨汁收干,墨香四溢,父亲卷起春联,系上红绳,整齐地摆放在他的书架上。这春联真是我家一年最踏实的印章。

贴春联也是我家的大事。

年前一天,父亲才会取出春联铺展在堂屋的正中央,掂量许久,啧啧赞叹:“今年的这副写得好,写得好!”然后,他走到大门外,在大樟树下端详一阵子大门口的石头门框,看看怎样贴春联才端端正正,喜气洋洋。即使每年都贴,他还是会要比划很久才熨帖地把春联贴上。春联也是他的孩子一样,看得非常重要。

春联就这样贴上了我家的大门。近处的田野露出枯黄的稻茬,田间偶有早醒的野草冒出新绿的牙尖。蓝天卷起云絮,远山绵延自己的画线,门前的溪水拉响婉转的曲子,对联在山水的底色下愈发神气。我常站在门前的大樟树下把春联读了又读,看了又看。春联的朱砂红衬着樟树坚实的油绿,那是我家极为生动的春节配色。来拜年送恭喜的亲戚朋友,都要在大门口驻足,读读春联,或者赞叹几句,仿若父亲写的春联就是我家的门神。

三年前老家搬迁,父亲的春联再也贴不上大樟树前的石头门框上了。他依旧保持着我家的春联必须自己写的习惯。新家的门口大了很多,春联的尺寸和字数增多一点点,成了小区过年独特的风景。有时候,陌生人要找父亲看病,我会告诉他,哪一家春联是自己写的,就是龙医生家。

去年,父亲写下:“四书五经香翰墨,万家灯火话团圆”。只是年初一他脑梗住院,如今右手还不能写字,为此父亲常有落泪。他为自己不能亲自开处方治病,不能写春联而不悦。父亲就是这样一个骨子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去年他写下的春联,我们今年没有换下来。我跟他说:“明年您就能写春联了。我也跟着您一起写。”他笑着说:“春联也叫春贴,原写在桃符上,好听的名字呢!”他的笑容多像天河的星子啊!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从来都是人的精神和情感感知到的。我家门口的春联即使不换了,新年也照样喜庆地来,父亲的春联永远是我们心里最好的福袋!

责编:彭静

一审:彭静

二审:黄维

三审:姚瑶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