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驿镇:文旅融合着墨添彩 热土绘就振兴画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18 17:00:46

文/图/视频/胡炜 袁绘 曾永明 朱蜜蜜

沿着清流潺潺的桥头河前行,仰头可见连绵起伏的绿树翠滴,亲身感召豪情满怀的红色血脉,真切体会深厚底蕴的千年古韵,这里是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桥驿镇因长沙至岳阳邮路驿站设立在沙河桥头而得名。小镇素有“长沙北大门”之称,省道102与县道057、058、064在境内交会,省道长湘公路与国道319在域内相连。

黑麋峰。

近年来,桥驿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干、赶超跨越,全力争做三个样板,全新打造三个小镇,全面建设“生态绿、革命红、人文古”为代表的“三色”桥驿。当乡村产业得到发展,蓝天白云得到回归,安详富饶得到实现时,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壮美画卷在桥驿镇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黑麋峰环湖风景。

以“绿”为底色,画出乡村振兴“生态发展图”。桥驿镇人民深刻懂得“生态的美丽在乡村,乡村的活力靠生态。”小镇鼓励党员在环境保护一线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发动群众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新模式,全力守护青山绿水。如今,走在桥驿镇的乡村,山黛水碧,灵秀婉约,处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绿水青山。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笔下的乡村闲适宜居在桥驿镇得到展现。小镇以美丽屋场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居品质的基础配套,全镇人居环境实现美丽蝶变。沙田村桐子坡美丽宜居村庄墙绘栩栩如生,令人留恋;桥头驿社区绿树红花,芳香四溢;白石村莫家庄美丽屋场干净整齐,欢声笑语。

沙田村桐梓坡美丽屋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桥驿镇因地制宜做大特色产业,做强“绿色经济”。群力村的果园里种植着苹果梨、红宝石李、红心火龙果等无公害水果;黑麋峰村的黄金茶园栽种黄金茶等高品质茶叶;香米、龙虾、牛肉、茶油......品种繁多、物产丰硕的农产品不仅为大地增添了色彩,更是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黑麋峰猕猴桃。

提到桥驿镇,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是忽视不了的绿色。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73.9%,生态环境优越,是久负盛名的“天然氧吧”“休闲乐园”。小镇变“资源基础”为“经济优势”,积极打造黑麋峰欢乐谷、滑翔伞基地等休闲网红打卡地。2021年公园游客量和门票收入增长均超110%,景区旅游收入达5200万元。

黑麋峰滑翔伞基地。

黑麋峰索道。

依托黑麋峰这棵“大树”,杨桥村量体裁衣地制定发展规划,发展乡村旅游,形成“吃住行游乐购”六位一体产业格局,以旅游赋能集体经济发展。2021年,杨桥村村民年收入增加近4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纯利润达75万元,共享41.7万元分红,真正做到了产业能发展、集体有收入、村民有收益。

山间民宿。

以“红”为亮色,画出乡村振兴“精神引领图”。桥驿镇有着丰富且深厚的红色资源,在用好红色资源,擦亮红色名片上小镇下足了功夫。编撰《桥驿红色故事》发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屋场集群助推红色文旅发展,对红色阵地进行保护修缮和提质建设,小镇全年吸引了6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民福村周以栗屋场。

此外,桥驿镇为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屋场,到一线进行宣讲,围绕党史学习、党代会精神宣讲、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交通安全、反电诈等重点工作召开屋场会100余次,持续擦亮“桥驿屋场夜话”品牌。

中共湖南省委旧址。

湖南和平解放秘密电台工作站旧址。

以“古”为辅色,画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图”。桥驿镇书香馥郁,学风醇厚,名人辈出,早在清朝年间,就走出了15名进士,52名举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成为小镇延续千年的品格。如今的桥驿镇亦人才辈出,年年不乏考取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学生。

桥驿古街。

小镇秉持“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理念,保护、继承、弘扬、传承耕读文化。打造“益桥计划”教育品牌,成立教育基金表彰优秀师生;建设耕读文化传播基地思益书院,以展示先人事迹,勉励后人向学;引导党政干部走进学校,听取意见,切实帮助学校解决问题。

桥驿镇秋景。

2021年桥驿镇全年完成税收1.14亿元,增长12.5%,线上社零营业额1.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58亿元。在桥驿镇的经济账本上,这一串数字真实地记录了桥驿镇人民昧旦晨兴,耕云播雨,积极发展新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未来,小镇将继续融合红绿古三色,以红色为精神引领,让古色传承文化,借绿色添彩致富,窥历史倒影,感千年厚韵,触发展节拍,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一审:马俊达  二审:刘桂林  三审:刘建光)

责编:马俊达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