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第四中学:党建领航,全方位赋能,成就每个孩子的“三雅”人生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01 02:32:12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株洲教育继往开来守正创新,文化根脉源远流长,众多学校共同构筑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壮美画卷。为进一步展示各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校风校貌,突出的教育成果,株洲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对话校长”栏目,与各位校长面对面,聚焦学校特色,感知教育情怀,倾听教育故事。

本期,邀请的访谈嘉宾是株洲市第四中学校长叶美雄。

问:株洲市四中作为全国文明校园,在办学理念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

叶美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学校围绕“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多方参与、全员育人”的工作思路,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三个层面将党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逐步构建起了扎实有效的党组织领导的学校治理体系。

近年来,学校全力推动“三红”工程,围绕“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学校文化铸魂;建设“三雅”课程,围绕“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用好“三优”系统,围绕“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从党建引领、课程变革、管理改革等多维度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有效推动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全面落地。

问:由株洲市四中自主研发的“三优”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带来哪些福利呢?

叶美雄:近年来,学校聚焦教育信息化发展,立足于应对新高考,实现学校现代化,投资近400万元安装了电子班牌、门禁系统、智慧黑板,改造了网络机房等,并自主设计研发适合基础教育实际的“三优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目前,学校已经基本实现了管理智能化、教师教学精准化、学生学习高效化、教师专业发展现代化。数字化校园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校利用“三优系统”开设了8个直播课堂,分年级分层次实行“停课不停学”,取得了很好的线上教学效益。

2018年,“三优”系统先后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株洲市教育成果一等奖、华晨杯创新奖,并被推荐到北京参加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展示。2019年8月,《三优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应邀参加全国第二届教育智能大会,本人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今年6月,“三优”系统再获大奖,荣获“第五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问:当前教育形势下,“五育”并举已成为各学校办学的共识,株洲市四中在育人方式方面有什么新的尝试,有何成效?

叶美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围绕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株洲市四中构建了“行为正雅、学养儒雅、兴趣高雅”三雅课程体系,形成了三级课程架构(国家、校本、活动课程),打造了以德育课程为基础的正雅课程群、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础的儒雅课程群,以及以活动课程为基础的高雅课程群。

近年来,围绕着“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四中的“三雅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通过建立《升降国旗制度》、开设国旗下的思政课、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红色研学等丰富的实践课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我们通过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编创特色啦啦操和韵律操、组织开展年度校运会、举办跑操-韵律操-足球等比赛,构建了丰富了群体性体育课程体系,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升;严格落实必修课程的教学效果基础上,学校开设了20多门选修课,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在音乐秀、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丰富的活动课程中,学生不止学了一部分技能,个人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艺术素养也显著提升,气质更加优雅,心灵更加美丽。

2021年,四中的足球队获得市长杯、足协杯两大赛事的双料冠军,余旭涛同学参加市三好杯田径赛打破两项市记录,由刘中伏老师原创、春之声艺术团演艺的舞蹈《前进前进》获得省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四中学生正朝着“行为正雅、学养儒雅、兴趣高雅”的方向精彩绽放。

(株洲市教育局郑奕供稿)

责编:陈洁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