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06 08:51:04

文/湖南省祁阳市哈弗育才学校 廖丽君
岁月匆匆,掰着手指细数时光,《放学后》创刊十周年,我们的相识、相伴也正十年。
我已记不起与《放学后》相遇的日子,但在之后十年教学中,《放学后》确是我在课堂上跟孩子们谈得最多的一本读物,每一届学生我都要普及一番。不仅仅是因为《放学后》杂志的名字让人容易记住,更是因为《放学后》里的一番天地已成为我们的“快乐大本营”……
“观点新颖独到,投稿字数要求50字~150字”,我和孩子们最初的信心和快乐就从《放学后》的辩论话题开始—— “孩子们,《放学后》的辩论话题和征稿要求,我已张贴在展示栏里,大家看看做好投稿准备!”读报课下课,我通告了大家。
“老师,我们真的只需写50字~150字就可以被选登上《放学后》杂志吗?”“观点新颖独到,这没问题的,老师您就看我的吧!”孩子们对于此次征稿兴趣满满。
果然,那一期《放学后》杂志刊登了我班好几个孩子的观点。望着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变成铅字,我和孩子们都有说不出的高兴。从那次辩论会小试牛刀之后,我和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就与《放学后》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投稿,期待,成长。
“老师,《放学后》终于来新的了,我都能背上一期的内容了啊。对了,不知这一期有没有我们班同学的作品呢……”孩子们见我捧着一摞杂志过来,急忙跑过来,想一睹为快。
“嗯嗯,是的,不过我们来个游戏,看谁最先在《放学后》里找到熟悉的名字……”教室里安静了,大家都在摩拳擦掌。
“老师,我看到了唐嘉辉的名字,他的《狂人日记》……”
“老师,我还看到您的名字呢……”
在《放学后》的世界里,我们感受生活的精彩,探究学习的奥秘,体会榜样的力量;我们在“圆桌会”上辩口利辞、各抒己见;我们围绕各种主题勤写藏在心底的心灵故事,苦辣酸甜。《放学后》的世界任凭我们海阔天空,自由飞翔……
十年来,感谢《放学后》的悉心陪伴,我和我的孩子们能有一些“豆腐块”文章被《放学后》选登,我们“查找名字”的游戏也在不停地上演。
一期一会,我们如饥似渴,如痴如醉。
下一个十年里,我们继续相约《放学后》,收获更多快乐。衷心祝福《放学后》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责编:李佳玲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