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跃十年,阅精彩⑬:踏莎行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8-08 09:37:42



文/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 曾令娥

春色未阑,阳光正好,和煦的东风中,田间坡坎河滩湿地,莎草伸着嫩绿细长的手指,招引着放学后的你。忍不住蹲下,俯身,任其摩挲你桃花一样的脸庞,这个时候,考试的沉重暂不去管了,是情深还是缘浅且不去问了。这个时候,所有的情绪,因放学,因春天,而让位于轻松,让位于怡悦:天上有云朵在飘,地上有花草在摇。四野的风,像少年一样吹着口哨……

与《放学后》的初遇,就如一阕“踏莎行”,而且是北宋晏殊的《绿树归莺》,“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弱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十年前,在众多的校园类报刊杂志中,一眼见到《放学后》,就心动了,“双子星座”“追风少年”度过“星空下”“博物馆奇妙夜”,来到“贝壳沙滩”,走进“童话小镇”……《放学后》杂志栏目设置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捧读它,你可任自己的思绪随文字自由驰骋,“归莺”也好,“别燕”也行,或者像一棵肆意生长的莎草,或者像一朵高兴开成什么样子,就开成什么样子的云朵……

一个微风习习的午后,校园里,栾树上的叶子嫩绿杏黄相间。大病初愈的我坐在四楼,正埋头改文学社稿子,突然,听到一个电话,一个清脆如小铃铛的声音唤我:

“曾老师,在么?”

“在。”

“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还好。”

“《放学后》想跟你约个稿,可以吗?”

“当然。”

阳光真好,似乎穿了件珊瑚绒的衣裳,暖和得很。一大卷俏皮的云儿,铺在了玻璃窗做成的取景框里,真漂亮。我的心情也跟着漂亮。

然而,刚开始写稿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所幸,佳玲老师耐心且细致,指点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稿子,大至熟悉文章的体例,确定选稿的内容,小至一个句子的润饰某个标点的运用,不厌其烦。终于,定稿了,我舒了口气,屏幕那端的她,也回应一个笑脸。

后来,我给《放学后》多个栏目写稿,“卷首语”“灯塔伴我行”“主题”“练笔竞技场”“青荷”等,与编辑们有了较密切的联系。胡荧编辑,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将满地荇藻漾开一角,才看见水底的青天白云来……”她待人真诚,清莹莹的,可见青天白云;暑艳编辑,给人的感觉如摸着家作棉布,亲民柔软;黄帝子编辑,自带贵气,明朗干净;王燕编辑,使人不由想起“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终温且惠,淑慎其身”的诗句……

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放学后》。先是在我这儿借阅,当看到自己老师的文章,不断在《放学后》杂志上变成铅字亮相时,他们羡慕嫉妒,不甘示弱之意潜滋暗长。趁势,我指导孩子们修改自己的文章,升格,再升格,直至符合编辑老师的要求为止。不久,他们见自己佳作发表了,付出了艰辛劳动而得来的成功极大刺激了他们,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渐渐的,孩子们自发订阅《放学后》,认真阅读,做好笔记;孩子们开始关注征稿信息,定时投稿……

2020年5月25日,我收到一个已毕业多年的孩子的微信: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放学后》在2019年度全省期刊编校质量检查结果中,荣获优秀!我打开新闻链接,“本次编校质量检查对象为湖南省内的247种期刊,其中52种期刊获优,171种期刊合格……《放学后》获得优秀,正彰显了其一直以来严格、认真、谨慎的办刊态度。”阖上手提屏幕,我慨然,欣然。佳玲、暑艳、黄帝子等编辑老师,像一个个勤劳的园丁,终于把《放学后》从一蔸小苗儿,培育成了一棵绿意葱茏的大树。自己钟情的杂志获奖,且实至名归,怎不欢欣鼓舞?

春光一去如流电,似乎一转眼,《放学后》十个春天就来了。看到群里约稿微信时,我坐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边看云,天空湛蓝湛蓝的,云浮在上头,像浮着一群白鹭,我似乎听到它们扇动翅膀的声音,唼唼唼的,如小鱼戏水。想起白鹭,就想起家乡凤凰山,想起凤凰山的春天,山傍河处,莎草荫荫。我的心里也长出柔软的水草来。这世上,生命与生命之间,人与物之间,一定有一条幽秘小径。我们相约放学后,踏莎而行,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好么?

如此,定不负“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责编:李佳玲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