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2-08-12 21:59:02
文丨施俊杰
著名作家谭谈散文集《奔跑的山寨》近日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收在这本集子里的91篇纪实散文,都是谭谈老先生近些年来在各地城乡之间的辗转奔波时的所见、所思、所想,都是他对这个伟大时代的热情讴歌,都具有鲜活的时代印记。
《奔跑的山寨》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故乡那座山,老家那个园”“贵水云山”“奔跑的山寨”“回到都市看风景”“目标总在心里头”,可以看出作者宏阔的视野,对乡土的深情,对乡村振兴的赞美和对国家强盛的自豪。
谭谈老先生年近八十,但是在各地采风、考察、探访时仍然笔耕不辍。有人问他,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这么拼?他却笑着说:这不是拼,只是在“玩”。言辞之间,颇有一些老顽童的况味。
有的作家写出几篇作品之后,不但文思枯竭,甚至连创作的欲望都没有了,而有的作家则是与时俱进,青春常在,能够不断地推出新的作品以飨读者。谭谈老先生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每到一处采风,都会用手机随时随地的记录途中所见、心中所思所想,有时更是不顾疲惫辛劳连夜创作。到了第二天,一篇洋洋洒洒数千字、情感真挚动人的文章便新鲜出炉,着实令人钦佩。
谭谈生于涟源山区一个贫困农村,只上了一年初中就因为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出门做苦工,砸石修路、翻砂炼铁、采矿挖煤……艰苦生活的磨砺让他对文化知识有了更强烈的渴求,也让他的心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他在《责任与担当》中写道:“作家,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一个人’,他的社会责任、社会担当,不仅要体现在他创作的作品中,也要体现在他的社会行为里……心贴人民,与时代合拍,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作家的时代担当和社会责任。”
数十年来,谭谈用火热的文字讴歌着火热的生活,创作了大量生活气息浓郁的文学作品。他擅长用最简洁明快的文字去精准地描摹人物,在叙事时则多用白描,在写景渲染时也从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追求如行云流水般朴实自然。他的文字情感细腻、风格清新、韵味十足,字里行间洋溢着大山般质朴厚重、山泉般的清澈透亮,春天般的和煦灿烂,但是又透露出对时代的关注,对社会的关切,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在这部散文集中,收录了大量反映新时期湖南乡村巨变的散文。谭谈用文字赋予了读者全新的视角,让读者能以生活的参与者、巨变的见证者的角度来体验这种变化带来的令人感同身受的喜悦,令人按耐不住的激动,令人情不自禁想要为时代高歌的欲望。
谭谈身上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在创作敢于直面现实,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都是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深情描绘三湘大地的喜人变化与湖湘人民的奋斗精神。省作家协会组织作家深入扶贫一线的时候,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跋山涉水,转战千里,来到湘西龙山县这座位于湖北、重庆、贵州交界处的县域,用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去亲身感受龙山县脱贫致富巨大变化。他情不自禁地赞叹道:“龙山方圆上百里的崇山峻岭间,往日的一个一个贫困山村,如今,有如一匹匹骏马,正在共和国致富的大道上,带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奋力奔跑。”
在《我从小院看长沙》中,谭谈通过位于长沙县一个荒僻院子的面貌变迁,以小见大,反映长沙这座千年古城惊天动地变化。他动情地写道:“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在自己的小院落里,真真切切地听到了长沙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足音,感受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蓬勃跳动的脉搏,看到了我们这个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
谭谈所写的往往都是他最熟悉的生活,抒发的是他最真实的感情。在他眼中,一个作家描写养育自己的那一方山水,其实就是营造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作家当然可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可以不断地熟悉和适应新的生活。但是生活的根只能深深地扎在故乡的土地上。他在《根与家》中写道:“一个人,祖宗埋在哪里,根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十多岁就离开了故乡,走南闯北,浪迹天涯。数十年来,无论在异域他乡,还是在繁华都市,我的心都感到被一根线牵着,这根线就是从故乡伸出来的,所以,我写了八个字,挂在晚晴书屋的墙上:人走天涯,心系故土。旁边还写了几个小字:记住你从哪里来。”
正因为如此,谭谈的散文才显得那么朴实,那么亲切,那么感情动人。他是在用真诚书写着他自己的人生,用真诚书写着自己对家乡父老的感情,用真诚构造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致敬谭谈,这位已近耄耋之年却老当益壮的作家,仍然在吹响着时代前进的号角,不停地追着时代的脚步奔跑,奋力书写着一个个“湘”味浓厚的湖南故事,描摹着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壮美画面,谱写着一页页湖湘文学的璀璨新华章。
责编:周听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