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镇:稻虾鱼蟹产业兴 人和景明乡风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08 15:30:23

文/图/视频/王鑫哲 李若炜 姜开林

远望黄盖湖,鱼蟹千千,雁飞鹭鸣。黄盖湖畔,新村绿掩,阡陌纵横。临湘市黄盖镇地处湘鄂两省交界腹地,北枕长江,南傍黄盖湖。省级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水道通江达海,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黄盖镇航拍图。

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黄盖献计火攻,赤壁之战大破曹军,为吴国立下赫赫战功,孙权将战时操练水军的湖泊赏赐予黄盖,故名黄盖湖。现今名列洞庭湖九大风景名胜区,享有“中国原生态湿地旅游示范基地”的殊荣。

广坪村黄盖雕像。

“地接湘鄂两岸,镶嵌赤壁临湘”的黄盖湖,曾经乱苇丛生,水患频发。1960年,随着岳阳市国营黄盖湖农场的成立,几代农垦人仰先贤之灵气,承黄盖之遗风,勠力同心,荒凉滩涂成为丰沃水乡。2000年,黄盖湖农场撤场建镇,黄盖镇开启了新的征程。

黄盖湖。

稻作开发,主政者视为要务,是富民之道。黄盖镇党委、政府推动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扶持农业企业产业化、品牌化运作,“产-扶-销”模式初具成效。“黄盖湖”香米、“洞庭青”大米成为知名品牌。

育秧基地。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黄盖镇摸索出稻虾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模式,打造出黄盖湖小龙虾、黄盖双莲等特色产品。稻虾连作和水产精养规模达1.8万亩,年均增加产值2800万元。

牛八湾低产田改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黄盖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2.7公里沿堤内外进行了修缮加固和美化,建成了“黄盖湖三国风光带”,“翠湖万物繁衍,沃土良亩千千”,文韵浸染,荷香飘袅。

黄盖湖三国风光带。

沿堤居民迁出后,黄盖镇规划了“广坪幸福新村”和“天鹅彩虹小区”两个集中规范建房点。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医务室、超市、惠农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邻里互助,老幼相携。

广坪幸福新村。

“黄盖老当家自治协会”是黄盖镇近年来社会治理创新特色品牌,依托改制退下来的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等群体,这群银龄志愿者发挥余热,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在“黄盖老当家”的带领下,乡村环境卫生、政策宣传、信访维稳、社情民意、扶困互助等方面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黄盖老当家”上门宣传防疫工作。

黄盖湖景区万亩湖水烟波浩渺,意境开阔。其中以“黄盖八景”最为奇绝:“虚白晚钟”、“相庙烟腾”、“犀角落雁”、“团山鼓台”、“凝花秋月”、“萝湖藏春”、“流河灯火”“矶头夕照”,人文气息浓厚,令观者流连忘返。

黄盖湖景区门楼。

农旅文娱深度融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国文化的历史底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黄盖湖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完美融合。在黄盖湖大堤风光带,方圆5000余亩的范围内,稻虾连作的农业生产活动成为旅游观光景观。

乡村新貌。

这里集游客住宿、湿地观鸟、休闲垂钓、农业体验为一体,黄盖湖大堤风光带、荷花观光区、稻虾种养区、三国文化展现区充分融合,营造出了黄盖镇“农娱文旅”深度融合的“农业公园”,成为黄盖镇文旅发展的醒目坐标。

黄盖湖大堤风光带。

站在新的时代方位,黄盖镇发力建设沿江生态发展绿地、资金项目流入洼地、产业提质增效高地、湘鄂边界旅游胜地,奋力谱写基础稳、产业兴、群众富、环境美的黄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