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塘镇:“路南粮仓”的振兴华章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08 15:38:39

文/图/视频/彭丽南 姜开林 王爱丽

长塘镇位于临湘市最南端,距岳阳市区28公里,与岳阳市经开区隔游港河相望。“路南粮仓”,魅力长塘,作为产粮大镇,长塘镇拥有耕地三万多亩,全镇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45900亩,高端优质稻米产量25000吨,农业总产值达20348万元。近年来,长塘镇先后获评岳阳市粮食生产标兵乡镇、岳阳市安全发展示范乡镇、岳阳市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集镇全貌。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长塘镇作为传统农业大镇,粮食生产一直走在临湘市前列。在突出的区位优势下,长塘镇以建造特色农业产业强镇为目标,按照“一村一产业”的工作导向,大力发展精品果蔬、生态油茶、稻米、药材,梅花鹿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精准定位、精细落实,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古洞村优质稻基地。

特色农业小镇,核心在特色。长塘镇依托各村特色,先后建设了古洞村和柳厂村药材种植基地、何洞村吊瓜基地、长塘社区黄桃基地、水圳村黄牛养殖基地等产业帮扶基地,力争打造立足长塘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一村一产业,产业熠生金”。

古洞村药材种植基地。

走进何洞村蔬菜种植基地,扑面而来的果蔬清香沁人心脾,翠绿的黄瓜、火红的番茄、姹紫的茄子……各式蔬菜瓜果琳琅满目。何洞村蔬菜种植基地占地面积60亩,年产值达15万元,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周边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还帮助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家门口的 “菜篮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何洞村吊瓜基地。

生态养殖,致富有“鹿”。在柳厂村,生态梅花鹿养殖打通了村民们的致富之路。在‘集体合作社+散户’的模式下,柳厂村梅花鹿养殖专业合作社从生态鹿业养殖、保健品精加工、特色休闲观光等方面开发鹿产品、鹿文化,打造集生态鹿产业养殖、鹿产品精加工及特色主题旅游基地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园区,拓宽了当地百姓的增收渠道。

柳厂村梅花鹿养殖。

特色农业产业,“金字招牌”是关键。在蔬果粮油生产加工农贸产业体系主导的基础上,长塘镇发展壮大了一批以“君乐米业”为主的农业企业品牌;宣传开发了一批以“中南一号”、“湘沪园”为主的农产品品牌;同时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统一原产地标识,讲述产品故事,发掘培育一批本土农产品公用品牌,扩大了长塘大米、长塘蔬果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君乐米业。

2011年,长塘镇引入湖南君乐米业。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产”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下,君乐米业先后与合作社、粮食种植大户签订优质绿色稻谷种植收购协议,流转土地1.4万亩,通过基地建设和科学化管理,不仅打造了长塘镇特色的“乡字号”米业招牌,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增产增收,真正实现了企业和农户双赢、健康和谐发展。

君乐米业生产车间。

为了进一步发掘特色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营造乡村振兴新风景,长塘镇秉持发展经济、传承文化、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生态游、乡村游等业态产品。

何洞水库。

好生态孕育好产业,赋能产业发展更要牢筑生态堡垒。为打造绿色、卫生、舒适的宜居环境,长塘镇组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开展集中攻坚网格化管理,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植树增绿,提高群众素养、革除旧俗陋习,进一步解决了房屋安全、垃圾归池、公路提质、厕所革命、集镇脏乱等问题。

柳厂村运动公园。

彭家台美丽屋场。

人勤春来早,产业促振兴。以绿色生态为底,发动特色农业产业的创新引擎,长塘镇用广袤田畴上的蔬菜瓜、生态农庄中的呦呦鹿鸣、农家小院中的欢声笑语让美丽乡村画卷鎏金。 未来,长塘镇将继续立足粮食种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创新,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新篇章。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