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29 15:53:43
文/图/视频/姜赛娟 姜开林 姚潋
六塘乡地处湘阴东北部,毗邻汨罗,有湘阴“东大门”之称,G240国道、许广高速、平益高速贯穿全境,打通乡村发展“大动脉”。步入六塘,只见“曲涧通秧水,疏篱护果园”,河道碧水长流,农田整饬一新,道路通塆入户,乡风烟景,诗意乡村。

秀美六塘。
近年来,六塘乡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后获评岳阳市文明乡镇、岳阳市人居环境整治“十佳乡镇”、岳阳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全市“平安乡镇”创建示范单位、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文丰源村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高标准农田。
在湘阴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六塘乡立足实际,凭借自然山水、交通区位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综合交通带动区、生态环境精美区、乡村振兴精品区、精细农业示范区、乡村休闲网红区、农村改革创新引领区,推进“六区共建”,打造乡村振兴“六塘样板”。
乡间民居。
特色明,产业兴。依托交通区位和生态资源,六塘乡将G240“乡味长廊”建设、推广乡村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布局建设一批宜居宜游、特色鲜明的水库湖泊、美丽屋场、森林公园、风情民宿、采摘果园、乡村景点,积极培育打造长沙北乡村休闲网红区。
茶叶基地。
瓜蒌基地。
趣味乡村成为打卡新地标,龙潭村开展抛荒整治工作,激活600亩“沉睡”资产,用于轮作油菜花、藠头、红薯等农作物,通过创新“旅游+采摘”模式,着力建设集种植、展示、体验功能于一体的“精品采摘园”,金珠口村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为基础,打造田园体验型“湘江河畔农耕文化园”和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
龙潭村村部。
休闲“农庄”总是游人如织,绿原山庄坐落在六塘铺社区,占地面积1080亩,其中高科技生态观光果园占地面积548亩,园区内种植着砂梨、黄桃、猕猴桃、杨梅等高科技特色水果,年产名特优绿色水果180万公斤,形成了四季有花赏、四季有果摘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湘阴县多届水果摘节在此举办。
绿原山庄果园。
随着2018湘阴第三届乡村旅游节暨首届“创翼杯”水果采摘节、G240“乡味长廊”建设系列活动之湘阴县第二届生态水果采摘节、2020年湘阴县第三届生态水果采摘节暨产业扶贫产品销售会顺利开展,成功提升六塘的“生态、绿色、休闲”旅游品牌形象,六塘乡强势“出圈”,成为“网红”美丽乡村。
绿原山庄。
乡村旅游成色初显,集体经济“突围破困”,旭日村开启“村企合作”模式,盘活乡村资源,开发油茶林及林下经济,2021年,1200亩油茶林迎来大丰收,纯赚23万元。下一步,全村将采取“基地+农户”模式,种植芍药、枳壳等中药材,规划建设油茶初加工和油茶博物馆,实现“村企共建、共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旭日村油茶基地。
打好绿色发展牌,才能走好乡村旅游路。为打响村庄“绿色战役”,2个垃圾中转站、5辆垃圾转运车、40名保洁员正式“上岗”,厚植乡村“美丽”底色。文丰源村积极除破旧垃圾池、清运陈年垃圾、栽植苗木、拓宽改造主干道路、启动村级机耕路建设,多举措扮靓“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文丰源村周塘大屋。
聚焦水环境整治,打造“沟顺、渠畅、塘清、坝净”的秀美六塘水生态。全乡安装5000个以上的三格池、建设2个人工湿地、集镇污水处理厂,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旭日村对塘坝进行清淤改造,文丰源村大力改造房前屋后阴沟,清理沟渠、山塘,村容面貌焕然一新。
龙潭村朱家大屋池塘。
既要守好“风景线”,又要筑牢安全防线。六塘铺社区率先试点推行“房长制”,对自建房安全进行“体检”,今年5月3日至7月29日,该乡累计排查自建房共3828户,初判存在安全隐患4栋,并按照“一户一策、一栋一策,先急后缓、先大后小”原则,分批分类完成整治。旭日村统筹改造路房水电,完成多户危房改造,解除汛期民忧。
龙潭村朱家大屋。
文明乡风滋润美丽乡村。全乡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劝导村民自觉使用电子鞭炮、非一次性餐具,有效减少烟花爆竹和塑料制品等垃圾的产生,2000余份全域禁炮倡议书、16次违规销售烟花爆竹集中清缴行动,昭示全域禁炮首战告捷。

乡村道路。
跃马扬鞭启新程,乡村沃野谱华章。如今,放眼六塘广袤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乡村旅游拔节生长。未来,六塘乡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农旅小镇,休闲旅游精品乡村,把最美乡村书写在六塘大地。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