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乡:十里黄峁绿如毯 美丽乡村入画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05 15:21:04

文/图/视频/彭丽南 姜开林 谭英

“巍巍黄茆洞庭边,水秀峰青立楚天。”十里五峦的黄峁山在康王的土地上缓缓舒展开来。山下,鸡犬相闻、藤蔓花宿、水清树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村落美景。康王乡,地处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部,向北连通市区南湖的北港与南港两大水系,南有乌江之水与新墙河相连直达洞庭湖。

集镇风貌。

唱好黄峁山生态开发一支歌,近年来,康王乡立足乡情,把绿色生态作为发展底色,聚焦全乡经济发展目标,农业、产业、旅游业三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生财之道。康王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十佳示范乡镇,长石桥村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黄茆山。

在乡村振兴的这盘棋局上,康王乡用农业经济本手和集体经济妙手下出了精彩的一局。全乡抛荒复种135亩,大面造林面积350亩及森林抚育面积500亩,乌江、龙凤两片区3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1700亩绿肥种植已经完成。

高标准农田。

与此同时,集体经济也成为康王经济发展的强劲助推力。康王乡以镇村两级牵头、农户参与,积极推行以“政府引导、村委主导、村集体合作社实施”的新型合作组织,鼓励村书记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截止目前,康王乡已发展新型合作组织10家,支部书记带头创办10家。

康王街景。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针对本乡特色的风土人文,资源地貌,康王乡聘请专家规划全乡乡村振兴,因地制宜设计出适应本地的乡村发展的路径。坚持“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具有康王特色和元素的乡村振兴之路已初步形成。

黄茆山古樟树林。

春天观花,夏日摘果,这样的场景在康王乡随处可见。为了让百姓依托特色产业走上致富的道路,康王乡结合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在全乡建设多个专业种植基地。白湖新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国农水果专业种植合作社、白湖林果场、西奇果场……基地以农业3D思维为理念,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中心,建立种植,养殖,旅游农业循环模式,打造生态农业发展的互联网+新时代。

黄茆山水果基地。

在杨埠村的花卉基地里,600多亩的紫薇花馥郁淡雅,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紫薇花的花期,连绵的紫色花海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游玩。紫薇树上花开如火,紫薇林下养鹅、养鸡,游客们前来品花赏景、吃农家饭、购买原生态土特产,种树种花带来了一条小康之路。

紫薇花海。

移步黄峁山,龙王井、张果老槽等茆山八景星罗棋布。近年来,康王乡深挖优势资源,着力打造黄峁山森林公园特色旅游品牌,以黄峁山项目为突破口,配套、综合开发黄峁山片区,把旅游元素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三产融合的新路子。

黄茆山古井。

来到黄峁山脚下,香炉山屋场山青树茂、水绿花红、秀美清洁,恍如误进水墨山水画中。屋场内,墙上红纸黑字清晰地展示着场屋理事制度、场屋财务管理、理事成员分工等细则。步行穿过香炉山屋场,不远处,一片古樟林映入眼帘。香气扑鼻的百年古樟林下,秀美的李家屋场正静静展演着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图。

香炉山屋场。

亮点纷呈、独具特色的美丽屋场是康王乡治理的工作重点,屋场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理事会各成员分工明确、职能清晰。目前,康王乡各理事会共筹资1000余万元,打造了香炉山生态屋场、冯家和睦屋场、长石桥孝道屋场、树家塅红色屋场等十余个独显特色的美丽屋场。

美丽庭院。

幸福之乡更有党建凝心聚力,“领导联村、干部联组、党员联户”“党建+乡村振兴”“党建+基层治理”“党建+安全生产”效果明显,“四亮三联两创”党建品牌做出了康王特色。

美丽庭院。

走进康王,远处群山苍翠、竹海连绵;近旁草木掩映,溪水潺潺……百姓富与生态美,花果香与产业兴,一份份沉甸厚重的民生答卷,一曲曲笃定从容的振兴旋律。未来,康王将继续唱好黄茆山生态开发一支山歌,奋力谱写“幸福新康王”的新篇章。

责编:马俊达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