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镇:三大产业绘长卷 美丽乡村展新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6-28 12:08:36

文/图/视频/姜赛娟 胡炜 姜开林 杨娜

从岳阳市云溪区城区出发,沿X022县道往东北行驶约12公里,便抵达路口镇。此处丘陵起伏、苍翠连绵、岚雾旋绕,曹峰、枧冲、枧口水库点缀其间。进入路口,只见大道环村、阡陌铺锦,花木婆娑、琼楼养眼,一村一韵、文明成风。

集镇全貌。

近年来,路口镇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在路口、爱路口,建好路口镇、造福路口人”工作理念,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致富经,枧冲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牌楼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南太村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湘莲基地。

仲夏之际,微风吹拂,艾香缭绕、稻香氤氲、油茶果香弥漫山间。近年,小镇围绕艾叶、稻虾、油茶这三大特色产业,通过“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600余户农户纷纷加入致富队伍。3000多亩艾叶、6000多亩稻虾、5000多亩油茶带来“美景经济“,村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深耕梦想的土壤。

油茶基地。

一滴茶油“飘香”一个产业,“助燃”振兴之火。享有“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赞誉的茶油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价值。2015年,黄皋村成立盘龙山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围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油茶基地。

2018年,首批油茶挂果采摘,2019年,组建了完整的加工生产线。盘龙山油茶合作社是目前全区种植油茶面积最大的合作社,3000多亩油茶绿意满坡,109户农户入社,2020年销售额逼近700万元,让路口油茶香飘全国各地。

油茶基地。

一片艾叶“撬起”一条产业链,“托起”增收致富梦。走进黄皋村惠农综合服务社,悠悠艾香拂面而来,草本足浴包、艾绒枕、颈椎贴、暖宝宝等10余种产品令人眼花缭乱。黄皋艾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聚力于“艾辛原”品牌建设,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2021年合作社销售额破亿。

艾叶基地。

用“油”蓄能,用“艾”发电。当地因户施策,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种养、小加工等产业。黄皋艾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免费为30余户贫困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确保每户种植面积达3亩左右,年增收10000元以上。

黄皋艾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特色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当地“党建+”模式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党建+社会救助”使400多位困难户得到帮扶,8万元资金累计为帮扶群众进行危房改造、困难慰问等,覆盖达80余户。“党建+民生服务”举办专场招聘会,100余家企业、4000多个岗位助力村民返岗就业。“党建+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涌动。

牌楼村荷塘。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牌楼村经过民主商议,订立16条村规民约,深化移风易俗,集资购置220套餐具,免费提供给摆酒席的群众使用,成立红白理事会,上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时代新风扑面而来。

牌楼村小微水体示范点。

移步南太村,一幅村美民和的画卷徐徐展开。南太村先后对3.7公里主路、10口山塘、7条渠道进行提质改造,开展南太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将曾经的“伤疤”种上绿树,开设“法律诊所”服务专线,成功化解矛盾150余起,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典范。绿水青山相傍,村民安居乐业,靠的就是民主法治。

乡村道路。

处在群山环绕之中的枧冲村,是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美丽枧冲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的标语是农村提“颜”升“质”成果的最好诠释。1500米“白改黑”的主干道跃入眼帘,23栋乡村别墅屋舍俨然,生猪退养、鸡鸭圈养、四房拆除整村推进,不比排场、不搞铺张,树立文明新风尚。颜值、气质一应俱全的枧冲成为“大美云溪”的一张亮眼名片。

枧冲村集中建房点。

山村望处好,翳翳起炊烟。路口镇“塑形”与“铸魂”齐头并进,合作社初具规模,迎来产业大发展,民主法治乡风明,迎来村庄新蝶变。伴随着新时代激越的鼓点,路口镇将持续聚焦于发展艾叶、稻虾、油茶为代表的三大产业,扎实推进路口建设,将“神形兼备”的乡村田园画卷泼墨成型。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