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杨金:鲜活的时代故事——评《数风流人物》

  湖南文联   2022-06-28 16:50:20

文丨杨金

6月15日起,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数风流人物》在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山东卫视三大卫视同步开播,在爱奇艺上线之后,迅速登上爱奇艺历史剧榜第一名。该剧聚焦13位中共一大代表,以及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先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为探索中国的救亡图存奔走相告的历史故事。

《数风流人物》以毛泽东的成长轨迹和思想发展为脉络,不断带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刻画了一批用生命和鲜血践行初心使命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展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牺牲奋斗的力量源泉和伟大的建党精神。

创作风格上,年轻化的表达追求赢得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喜爱

近年来,国产主旋律的影视作品主流受众愈发年轻,其语态也积极向契合当下年轻观众的风格进行转变。《数风流人物》的主角本身就是一群热血青年,可以说,青春感、年轻化是本剧自带的特征,而且这群青年为了开辟新中国的新时代不抛弃不放弃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的朝气,都是我们每一代年轻人都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因此,整部剧在突破陈腐说教,以更生动、更形象的表达方式赢得年轻观众的心上毫不逊色。

本剧还注重以年轻化视角刻画情节和细节,既时尚化地展现革命年代的历史风貌,又侧重于在宏大叙事和故事细节中解剖发人深省的革命情怀,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与当代青年的精神共鸣。比如,按以往的套路,主角一开始就会被塑造成伟大的人物,但是本剧从写实的角度记述历史人物的成长,更能形成强大的共情。剧中有一个场景:1918年,毛泽东在参加李大钊进行《庶民的胜利》演讲集会上,青年毛泽东与李大钊之间有一段对话,毛泽东诚挚地向李大钊请教“布尔什维克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间的本质区别”。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面对自己的导师,是谦虚、谨慎、毕恭毕敬的。这样的细节,让观众觉得人物很“落地”,很接地气。因为那时的毛泽东,领袖思想还未成熟,还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事实上,1918年的北京之行,也是毛泽东的思想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开端。

叙事结构上,“以人写史”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角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数风流人物》这个剧名,出自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本剧记述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1919年至1949年)的大量史实,时间跨度大、历史人物众多、场景拍摄分散等,拍摄角度的选择成为影视作品出新出彩的关键。从剧名可以看出,《数风流人物》其实采用的是“以人写史”的方式,将历史人物还原成普通人,以普通人的成长叙述、情感化地表达折射历史进程,构建起革命烈士与当代人的精神连接,让观众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中理出头绪,感知历史的温度,完美诠释了“何为风流人物”。

本剧一开篇,就把各个历史人物的信仰、情感、人性进行了介绍,做到了以情动人。比如,李大钊和陈独秀选择了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条道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坚定的。剧中有一段李大钊和胡适对话的场面,胡适认为中国面临的问题太多,单靠一个空洞的主义无法解决。而李大钊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例,认为坚信马克思主义并不空洞,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好主义、好办法;陈独秀即使身处囹圄,仍然充满自信,认为“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两处,一个是研究室,一个是监狱,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价值的文明。我们都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是监狱,出了监狱就是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最优美的生活”。还比如,青年毛泽东和杨开慧,有着志同道合的信仰和希望,并为之努力奋斗的情感,十分真挚感人。再比如,长期以来,很多影片对于“13位中共一大代表只有两人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史实讳莫如深,但是本剧对于陈公博这位曾经的一大代表、后来的汉奸并未刻意脸谱化,而是通过陈公博与妻子泛舟西湖时流露的淡淡遗憾与落寞,以及蔡和森说的“总有人要走的,也总有人要进来”话来证明,革命走向胜利途中必然会有“换血”和代谢,唯有真正的志同道合者,才能从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

视听语言上,沉浸式的影像风格给人以唯美的感受

《数风流人物》通过独特的美学角度,以“光影”的神来之笔,点睛人物、场景,构建出了破格常规的氛围,在视听语言上彰显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感染力。

一般而言,相较于令人椎心泣血、热血激昂的近代革命历史剧,一些道化服别具匠心的古装、美轮美奂的舞美制景、独具风韵的国风服饰、精致得体的演员妆造等更具有赏心悦目的视觉美。但是《数风流人物》打破了同类题材制作常态,从视觉到内容上尽显美感。剧中的不少画面、台词、镜头与主旋律色彩交相辉映,令人心神荡漾。据了解,剧中有名有姓有台词的角色超过400位,动用的特约和群演超过3万人次,演员服装12000多套,设置的大场景650多个,小场景2000多个,整部剧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人物场景的搭建和塑造上,对历史细节考证、特技呈现、音乐选取等方面做到了精益求精,画面质感可与大荧幕的电影相比拟。比如,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那条红船上召开时,剧中的画面是这样的:船舱外,一位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妙龄少女手持白色纸伞俏坐船头,与波光粼粼的碧色湖面和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构成了一幅简洁大方、朝气蓬勃的图画;船舱内,“一大”代表们在热烈讨论,鲜红的旗帜映照直穿荧屏,让观众看了心潮澎湃。再比如,毛泽东领导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剧中工人集体从矿中走出的画面显得格外气势磅礴。

综上所述,《数风流人物》是一部花了很大气力打造的精品佳作,值得一看。

责编:周听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