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11 10:55:38
文/图/视频/郭星宇 刘华章 姜开林
杜家坪乡坐落于沅陵县东南部,地处怀化、益阳、常德三市交界处,境内峰峦连绵,怪石嶙峋,老虎尖山、黑尖山巍峨壮丽,俊秀挺拔,直入云霄。发源于天鹅池的怡溪自南向北穿境而过,孕育出万树争绿,林海涛涛。小镇水碧山青,风光旖旎,素有“天然氧吧、绿色宝库、生态王国、休闲胜地”之称。

柳林村茶园。
近年来,杜家坪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乡、特色建乡、产业兴乡、旅游活乡”的发展战略,以杜家坪特色集镇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建立完善休闲旅游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将杜家坪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乡村。

柳林十八拐“天下第一拐”。
“睛空苍翠冠蔽日,雷雨杪叶千重泉”,居于如画山乡,近听泉水叮咚,远望积翠如云。为了守护这青葱的生态底色,杜家坪乡建立健全乡、村两级林长体系,全面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构建森林资源网格化管护体系。

柳林村原生态民居。
此外,自2016年湖南建立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开始,乡政府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农户签订山林管护合同,人人争当护林员。怡溪村护林员邓观文感叹道:“自打成了护林员,每年工资近一万元,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如今的杜家坪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2%,绝美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杜家坪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2%。
踩着时代的鼓点,手握发展的机遇,杜家坪乡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选产,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同时推动文化与产业相融合、传统农耕与现代旅游相融合,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柳林村药材加工厂。
依托生态优势,杜家坪乡通过发展产业基地壮大产业综合实力。按“1+6”模式,以柳林村黄牛、黄酮茶、黄精为主产区,辐射其他村发展三黄产业,打造千头黄牛基地、千亩茶园基地、万亩中药材基地,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千亩茶园基地。
树定根,人定心,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激发农户积极参与,增强内生动力。杜家坪乡以合作社带农户的模式,建立土地入股分红、劳务用工、产品购销、委托帮扶、技术服务五种利益联结机制,以利益联结保障长效发展。以柳林村为例,林下药材专业合作社与65户农户建立起联结机制,种植药材面积达300多亩,药材销售50万元。
“林下经济”土特产。
在杜家坪这块梵山净土,既有鬼斧神工雕塑的“一线天”、“天门洞”、“将军岩”、岩湾瀑布群、沟谷风光带;也有万林海,楠竹林,四大树王伫立于此,守护一方幽山净水。立足地区特色,杜家坪乡将休闲旅游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抓手。
碣滩山泉水生产车间。
在杜家坪农耕文化产业园,稻鱼与稻蟹正穿梭在200亩的稻田中。“稻鱼共生,稻蛙齐鸣”的发展模式,不仅让“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佳话传唱至今,让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同时,打糍粑,舂米等农事活动让游客体验风土人情,进一步拉近游客与农村的距离,让农耕文化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稻鱼稻蟹共生。
来到柳林村,这里群山逶迤如海浪,神龟峡谷、大王山原始森林等旅游景点,吸引着八方来客至此一览水碧山青的美景。依山傍水的神龟峡谷不仅风景秀丽,拥有千丈瀑布、万顷山林,是高温下的避暑胜地;更是物种天堂、生态王国,红皮紫荆、猫儿刺树等珍稀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大山深处的龙潭山庄。
地如其名,拥有名木古树的木王村近年来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打卡地。拥有1800年历史的银杏树王见证着历史的兴衰,红军树、红军铜壶镌刻着红色的革命记忆,苗家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展现着民族风俗的别样魅力。木王村以观光旅游、避暑度假、森林康养为支撑,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将山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峡谷风光。
从穷乡僻壤到美丽山村,走进如今的杜家坪乡,在感叹美景迷人人陶醉的同时,也惊叹于当地人民的智慧。在乡村振兴的号声中,杜家坪乡将抓住发展的机遇,积极打造省级森林康养小镇,夯实旅游基础,完善乡域旅游产业链,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