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凉水井 果蔬特色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24 16:41:14

文/图/视频/王鑫哲 李若炜 姜开林 刘华章

蔬乡弥岸靓银棚,瓜绿椒青柿子红。行走在沅陵县凉水井镇的广袤田野,天凝蓝湛,兰溪碧澄,放眼望去,遍地银棚,屋墅栉比。片片果园蔬田成为凉水井的靓丽风景线。

凉水井镇航拍图。

作为湖南版图面积第二大镇,如何将土地势能转化为经济动能,是重要发展课题。近年来,凉水井镇党委政府立足优势特色,以打造“魅力凉水井·果蔬特色镇”为目标,构建“园区工业引领、特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融合”的镇域产业发展体系。

白合村采摘园。

产业发展,谋划先行。镇党委政府牵头编制《凉水井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着力完善城市郊区与优势产区基地布局,着力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市场流通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要求。与此同时,制订《凉水井兰溪蔬菜技术规程》,立足长远,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白合村草莓基地。

产业发展非一夕之功,凉水井各村围绕“果蔬特色镇”,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施良策,兴产业。王家岭村坚持党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纽带,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双赢。

白合村火龙果基地。

王家岭村创新业态,创立“种养一体化”产业园,推行“蛋鸡养殖—有机化肥—果蔬基地—农产品初加工”模式,在邻近村“1+N”建立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回收点。目前,已种植辣椒、黄瓜、茄子等农产品1000余亩,日产蔬菜万余斤,集中打造1000亩有机蔬菜核心区、8000亩加工提质生产区、100亩研发服务区。

王家岭村养鸡场。

产业兴旺,既要全面落实,又要重点突破。松溪桥村肖钦军创立的钦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打生态大米和果木基地两个拳头产品。玖虎园品牌生态香米商标的落地标志着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品牌化走上了新的台阶。目前,公司已经拥有果园、景林928亩,生态大米种植基地1238亩。初步形成了集生态水稻、四季水果种植,景林观光、乡村休闲、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三月的田野。

有了品质支撑,还要有品牌助力。在镇党委政府牵头下,“王家岭蛋鸡养殖”、“玖虎园生态大米”、“兰溪酸菜”、“广达水果”等精品农产品已经加快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型。以兰溪酸菜品牌为代表,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兰溪芥菜现代产业园1000亩,项目总投资483.5万元,已完成种苗培育、土地流转和设备购置。建设300万元年产量5000吨蔬菜加工厂,使从农业逐步过渡到工业。产业链得到延伸,产业附加值大大提高,产业发展潜力被激活。

王家岭村“湘西老坛酸菜”。

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战斗力。凉水井镇创新管理模式,以刘家坝村、王家岭村、白合村、凉水井村、云丛洞村为重点,以“五村党建联创,五村产业联盟,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到户”为抓手,实现产业共建、信息共享、品牌共有、市场共进、销路共用、合作共赢、共同富裕。

白合村文化墙。

果蔬助力产业兴旺,文旅又赋能果蔬产业以更深层的活力。基于对蔬菜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利用圣人山、人文历史、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资源,凉水井镇推动农旅深度融合。

蔬菜基地。

兰溪蔬菜文化旅游节,引进国内知名电商赴刘家坝村、王家岭村开展订单洽谈活动,有力提升兰溪有机蔬菜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有机蔬菜特色镇创建,全面融入有机蔬菜元素,建设有机蔬菜长廊,打造蔬菜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王家岭村还将打造千亩有机蔬菜观光体验园,激活农业资源的文旅生机。

白合村文化创意长廊。

从2009年引进有机蔬菜至今,品种从少到多,品质不断改良,规模从小到大,产业由弱到强。凉水井镇已探索出“尝有机果蔬、游自然风光、享兰溪文化”的农旅深度融合道路。“闪耀银棚百姓情,蔬鲜果脆乐心中。”站在乡村振兴建设的时代方位,立足“果蔬特色镇”这一价值坐标,凉水井镇不断践行着对富民强镇的坚定诺言。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