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15 14:45:12
1932年春,福建厦门,一位从事地下工作的女士,为铭记一场生离死别,在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不久后,她偶然路过那家照相馆,发现自己的照片经放大后挂在橱窗里,明星一般向人展示。而她当时的身份是中共厦门市委秘书长,是国民党通缉的要犯。她赶紧走进照相馆,好说歹说买下了照片。这位女士就是铁血柔情的革命家曾志,那一年她21岁。
巾帼绝不让须眉
1911年4月4日,曾志出生在湖南宜章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她自小聪明伶俐、活泼好动。
1924年,曾志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学习。三女师是一所新女校,走出过一批革命家,曾志在她们的影响下,萌生了投笔从戎报考军校的想法。1926年,她听说新办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军队建制,而且招收女生,于是果断报名参考。农讲所收录学员112人,其中只有10名女生,曾志最小,刚满15岁。换上军服,精神焕发,曾志乐得做梦都笑。
没想到,接下来的军事训练,除曾志外,其他女学员都学不了、受不了,于是农讲所决定将全体女学员转到政治讲习所。曾志不同意,她找到所长评理:“为什么把我也转走?”所长说:“留你一个女生不方便。” 曾志反驳:“没什么不方便,厕所我可以晚上去,洗澡可以在男生洗过后再洗。反正我不走!”所长拗不过曾志,留下了她,让她单独住一间房,还给她挖了一个小茅坑。
就这样,曾志成为农讲所100多名学员中唯一的女兵。她长得漂亮,又是花季少女,每天穿着军装,扛着大枪,与男学员一道出操训练,摸爬滚打,引来很多人的好奇围观。
巾帼不让须眉,半年后,曾志以总分第8名的成绩毕业。1926年10月,农讲所鉴于曾志的优秀表现,发展她为中共党员,这一年她才15岁。

机智勇敢过敌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地下,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并准备在湘南举行起义。曾志时任郴州县委秘书长,县委派她到衡阳湘南特委去汇报工作。她把密件藏在卫生纸中,换上学生装,提着小藤箱上路了。此行要过敌人的关卡,十分危险,但曾志信心满满。
车到衡阳东阳渡,国民党在渡口严查来往行人,曾志的小藤箱被士兵打开。翻过她的衣物后,准备去翻藏有密件的卫生纸。曾志急中生智,将手中雨伞看了又看。士兵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她的手上,忽然问:“你是学生,手上怎么有老茧?”这个问题让曾志猝不及防,但她镇静地回答:“我是学校的体操运动员,手茧是握杆子留下的。” 一旁的军官问:“哪个学校的?”曾志答:“三女师。”“三女师在哪条街?进门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有什么?”曾志一一应答。军官听了,扬扬手说:“走吧,走吧!”
有惊无险!曾志过了江,找到特委,特委马上指示曾志到长沙直接去向省委汇报。曾志赶到码头,混进国民党家眷中,上了一艘火轮,很快到了长沙。她找到接头地点悦来客栈刚住下,就来了一帮警察搜查近两天住店的旅客。曾志感到有危险,迅速找到刚才吃饭时认识的青年,伪装成表兄妹逃过了搜捕。
第二天,省委听了她的汇报,指示她赶回湘南特委,并陪送一名青年。一上轮船,他们就碰上了几个国民党军官。曾志大大方方与军官们闲聊,一路出奇地顺利。
跟随朱德上井冈
1928年1月,朱德带领南昌起义剩余部队转战湘南,准备湘南起义。曾志受特委派遣,潜入郴州县城,准备迎接朱德带领的革命军。当天晚上,她领着一个同志,在县城四处活动,张贴标语。在一个十字路口,她们被一队士兵抓了个正着。但士兵们看过标语的内容后,都收了枪,原来他们的衣领上都系着红色飘带。“啊,革命军!” 曾志跳了起来,与他们接上了头。
第二天,革命军与湘南特委在郴州召开群众大会,随即成立了郴州苏维埃政府,并开始在农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曾志十分兴奋,换上革命军军服,腰扎红腰带,头裹红头巾,肩背红缨大片刀,带领工农革命军在乡下开展土地革命,深得群众拥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红姑娘”。
不久,曾志转入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委办工作,随即接到命令,跟随朱德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合。1928年5月4日,在井冈山下的砻市,朱德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前来迎接的队伍胜利会师。
曾志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逐渐成长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98年6月21日,曾志因病在北京逝世,她留下遗嘱把省吃俭用节省的6万多元钱捐献给祁阳和宜章两县的“希望工程”。
(作者系长沙市委党校兼职教授,长沙地方文化学者)

责编:曾善美
来源:放学后·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