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青年①|“双百”调研出“实招”见“实效”

  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29 17:32:46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曹婕妤 摄影 曹晓林

“这次蹲点调研,是学思用结合的一个好方式,也是知信行统一的一个好渠道。”

“以群众身份换位体验,将更有利于我们精准查找工作痛点难点,更好提升为群众服务实效。”

“做好人社信息化工作,对保障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对提升广大群众的办事体验、对提高人社工作的治理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022年春节期间,省人社厅215名干部职工走出机关大门、敲开百姓家门,结合春节探亲访友、走乡访邻,听民声、纳民意,百人百村行(双百)走进群众心门。

正值“五四”青年节前夕,4月29日,湖南省人社厅组织全厅青年干部召开“双百”调研及志愿抗疫分享会。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和在家厅领导出席会议,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阳望平主持。

会上,6位参与调研活动的青年干部代表,复盘总结百人百村调研成果,在调研中通过微信小程序群发社保卡问卷、实地走访摸底农村劳动力、查专项整治台账等方式,让摸排更准、数据更清、情况更实、整改更好。

“扩” :稳步扩大就业岗位

此次调研监督的重点包括全省社保基金整改推进会精神和专项整治整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农村转移劳动力春节返乡、节后返岗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推动全省人社系统“抓系统就要抓创建,管行业就要管清廉”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调研干部在走访中发现,传统行业下行压力巨大,新兴行业就业门槛较高,大龄低技能农民工就业“尴尬”。此情间,人社部门的工作,稳步扩面是一,以点带面为二,深入推进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做实”基层就业服务。

以宁乡市灰汤镇为例,2021年开展培训40期,涉及工种15个,培训1831人次;深化880余家重点企业、143个省级园区联系制度,建立岗位信息库,依托“湘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全省供需信息集成,形成招聘求职服务总枢纽,促进供需有效对接。

“稳” :稳定重点群体就业

政策制定走稳“最先一公里”,尽力量力而为;政策落实抓好“最后一公里”,落地落细见效。

总体来看,我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地就近就业,呈“双轮驱动”趋势。在常德市澧县梦溪镇彭家厂村712名转移就业劳动力中,省内就业161人,占比22.6%;省外就业551人,占比77.4%,其中又以珠三角地区占比为大。

调研还发现,受传统节日观念影响,春节前后,农村劳动力返乡意愿较强,返岗复工有序推进。部分地区,节后计划返岗人数接近九成。

“全”: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每一分“养老钱”

社保是民生之依。

宁乡市灰汤镇在社保基金专项整治工作上,全力排查“人、卡、钱”等风险隐患,规范参保登记、待遇申领、死亡申报、丧葬补助等业务经办流程,举霹雳手段、雷霆措施,护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入户走访普及社保政策……

常德市澧县梦溪镇彭家厂村积极召开整改动员大会,全面入户核查,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开展社保待遇追缴,多领待遇全部追回。目前,全村符合参保条件人数为2015人,参保率100%,“实打实”全覆盖。

自专项整治后,益阳市兰溪镇金河村村支书和全村干部认真审核每一份材料,确保“零差错”。基层社保专干反映,现在申报死亡信息,生怕报慢了、报晚了;不少群众从前不关心社保,“跟风”缴纳,现在密切关注交多交少。

“实”: 让老百姓在惠民生中享幸福

困有所依——开发更多适合困难群众“家门口”就业机会,在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开发乡村公益岗位予以托底安置。

丈夫高位截瘫,公婆体弱多病,还有2名子女上学,宁乡市灰汤镇张秀春的生活也曾步履维艰。但在驻村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她搭大棚、种蔬菜,年收入超10万元,一改一贫如洗的局面。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全家生活发生巨变,感觉生活有了奔头。”55岁的赵传英,通过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就业帮扶,助弱劳动力丈夫在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上岗”,女婿在梦溪镇经营一家铝合金加工店,智障3级的女儿、2名小外孙也得以照顾。

老有所养——城乡居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王召莲老人看着每月按时到账的养老金,发出“政府给我发工资,养老除了靠孩子,还能靠国家”的感叹。

一审:曹晓林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责编:曹晓林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