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道工序,还原火焙鱼该有的味道——乡贤创业推动乡村社会治理

    2022-03-15 23:37:40

大湘菜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陈潇 摄影 陈潇

12年前,而立之年的王彬杉回到家乡长沙县福临镇,走上了一条与外出打拼同龄人迥异的“不同寻常路”——创业主营火焙鱼。12年后的今天,王彬杉成为了镇上影珠山的“乡贤”代表,十数载干一个“吃”的行当,其火焙鱼从“下厨房”到“上厅堂”:开始进驻老湘食、渔湘老铺、古华山村等湘菜品牌及酒店综合餐饮……

火焙鱼——这道因毛主席而闻名的湘菜名菜肴,也是闻名遐迩的湘食材,被辅之以干桂花、牛蒡根等当地特色产品兼售,王彬杉因而成为了带动36个村民就业、解决村里老龄化危机的一代“乡贤”。凭借“一招鲜,吃遍天”的健康理念,以及拳头产品推动乡村振兴的探索路径,王彬杉更被视作乡贤创业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的正面范例。

315日,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调研福临镇工作座谈会召开,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部一级调研员王增源,妇女理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姜耀辉,妇女理论教研部教授吕灵华,公务员培训部综合科科长、副教授胡青,妇女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田利、陈飞强参加了座谈会。期间,王彬杉召集学员体验火焙鱼的出品过程及会上发言引发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将餐饮市场进行了多轮洗牌,长沙作为网红美食城市尤为突出。市面上的火焙鱼商家,大多是经三两个步骤晒制而成,又或是经几个粗糙的烘制过程。然而,在王彬杉的渔湘影珠山火焙鱼工厂,这道鱼必须经过18个工序,且火候必得经过标准化控制,才得以还原一道家常火焙鱼该有的模样。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落脚点是实践……文明是一项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工作。”以王彬杉为范例,福临镇政府镇长罗卫滋就《开展文明实践,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做介绍表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应当深挖福临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文化、影珠山历史文化等特色点,并延线成面。

座谈会上,福临镇文化站站长杨琮从问题的角度进行阐述,熊雅丽、康帅乾等来自各省直机关的代表分别提问进行探讨。

记者了解到,渔湘影珠山火焙鱼调研工作结束后,调研组分别来到了陈树湘文化广场、福临镇文化站等地,聆听了树湘公益组织的相关情况,随后前往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交流学习。

责编:陈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