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桥镇:农旅融合产业兴 荷香满庭醉游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17 16:06:37

文/图/视频/郭星宇 姜开林 雷镇南

从祁东县城出发,沿240省道向西行驶1小时,就到了蒋家桥镇。小镇西南广阔平坦田地肥沃,西北山峦绵延起伏。源于王岭山脉的龙兴山绵亘十余里,泉清林茂,风光秀丽。坐落在这如画风景中的龙兴村,更是在2019年被评为“衡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

龙兴山。

近年来,蒋家桥镇紧密围绕“农业主镇、旅游兴镇、生态立镇、文化活镇”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村。

龙兴山下龙兴村。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为了实现“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蒋家桥镇积极推动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黄花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特种水果种植、枣业、油茶在内的五个十万产业。其中,龙兴村湘莲、荷花鱼产业,更是有力地助推了蒋家桥镇乡村振兴向前发展。

水稻育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依山傍水的龙兴村向来有种植湘莲的传统,现已开发种植湘莲约626亩。依托湘莲种植,龙兴村还养殖荷花鱼,初步形成了湘莲种植、荷花鱼养殖、观赏、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2020年,荷湘莲、荷花鱼主导产业总产值达1490.35万元。风吹荷花动,鱼戏莲叶间。

龙兴村湘莲基地。

乡村振兴开启破冰之旅,乡村旅游也打破了发展瓶颈。龙兴村千亩荷塘今年对外开放,迅速走红,成为蒋家桥的地域名片。千亩“荷塘月色”示范区,以乡村风情体验为亮点,集乡村度假、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高峰期间日接待游客达3000多。

荷花池景色如画。

高温酷暑下,荷花观赏基地仍旧游人如织。旅游业的发展为小镇带来了“人气”,也有力带动了第三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迅猛发展。餐饮宾馆爆满,酥脆枣、冬枣脱销,黄花菜供不应酬,沿街整齐排列着的特色小吃、新鲜果蔬摊位,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土生土长的龙兴村人邹东方感叹道,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荷花盛开时游人如织。

蒋家桥镇乡村发展活力不断迸发。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颖而出,农业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高质量发展,以红凯运动用品有限分司和益鑫鞋厂为代表的17个产业扶贫车间的稳步发展,有效解决了当地贫困劳动力和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难题。

产业扶贫车间。

产业发展富了百姓,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了进一步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蒋家桥镇积极推动生态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积极推进祁水河清淤2公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通过污染源排查,禁养区8座养殖场全部关停退出;积极开展公益林保护,完成荒山造林300余亩。

祁水河清澈见底。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为了推进乡村治理、文明乡风建设,蒋家桥镇成立39个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一约四会”的村民自治模式,积极协助村支两委开展工作。在全镇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环境整治、反电诈、禁毒宣传,交通劝导、治安巡逻等活动,及时化解矛盾冲突,凝聚人心。

群众生活丰富多彩。

俯瞰如今的蒋家桥镇,在起伏的山峦丘陵之下,是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了然一派“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怡然田园风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之下,这样的诗画美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见。未来,蒋家桥镇将借力祁东大格局发展趋势,扩大自身发展空间,推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