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镇:五大产业擘画农业强镇新画卷

  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22 09:25:28

文/图/视频/朱珍 姜开林 李修竹 谢志强

“汀草烟含宫锦绿,岸花光映杏园红。”明朝唐寅曾赋诗赞咏渌水美景。从醴陵市区沿江畔向西行驶约15公里,便来到了茶山镇。这里四面环山,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乡村风情浓厚。远看可见稻花开,近观便闻香扑鼻。

天睿农业太空蔬菜基地。

茶山镇位于地处醴陵市中西部,是农业大镇。近年来,茶山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生产工作放在首位,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夯实优质稻、太空蔬菜、菊花、荷花和瓜蒌五大产业,描摹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茶山新画卷。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3054 万元,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335 元。

幸福社区示范村东岗村。

优质稻是茶山镇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名片。在转步口村,1200亩湘赣边高标准农田与智慧农业相结合示范项目映入眼帘。对照“三点两片两长廊”的水稻生产总体目标,镇大力筑牢粮食基底,建设省级农调点与示范片、示范长廊。截至目前,茶山镇已完成栽插目标31000亩,水稻年产量4.89万吨。

转步口村优质稻育苗基地。

主食配瓜果,是茶山镇主导产业的组合发展之道。为建设湘赣边瓜蒌特色小镇,茶山镇成立瓜蒌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小组,引进瓜蒌加工省级龙头企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农民参与”的原则,种植9200亩瓜蒌,使瓜蒌产业成为镇现代化农业的展示窗口。2019年,小镇瓜蒌年产值1.2亿元,2020年年产值达到近1.7亿元。2021年获评“湖南省农业产业强镇”。

茶山镇大力发展瓜蒌产业。

按照“南特色,北主产”的产业布局,茶山镇一方面巩固传统农业、确保粮食产量,同时夯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蔬菜、湘莲、菊花等特色产业规模和效益。

瓜蒌丰收。

茶山镇引进了龙头企业醴陵天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全市最大的1900亩太空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直接带动了几百户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同时,每年派遣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提高农户的蔬菜种植水平;并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现代蔬菜产业链,形成农产品品牌。

天睿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在龙井社区湘莲基地,千亩湘莲随风摇曳,绿浪翻滚;朵朵荷花亭亭伞盖、含苞欲放。负责人齐水兰介绍,这片湘莲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200多亩,年产值可以达到500多万元。依托荷花资源,镇引进湖南荷莲四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荷花种植、莲产品深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体系,推进荷花休闲娱乐项目,让湘莲成片、美景连天。

龙井社区湘莲基地。

依托菊花,茶山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洪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市级龙头企业,流转田土、山林千余亩,种植了菊花920余亩,开通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促进以菊花产业为主、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发展。

洪慈农业菊花茶包装车间。

产业协同发展为旅游业的繁荣添砖加瓦。茶山镇打造万亩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千亩生态涵养区、万亩现代农业发展区的“一横、一纵、车片区”,铺就了优美的风景线;同时,利用各种植、加工基地建设休闲农庄、农耕体验长廊、打造特色文化商业街,促进了农旅融合。

菊花园赏菊。

茶山镇积极培育扶贫产业,通过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为贫困对象提供资金支持或技术服务、引导就业、产业帮扶等对策,助力脱贫攻坚。目前仅瓜蒌产业便已覆盖4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近5000人就近解决就业问题。此外,镇利用30多家休闲农庄,带动了2000人就业增收。

瓜蒌产业带动了附近村民的就业。

为充分挖掘小镇的文化底蕴,茶山镇建设了镇级文化站,兴建农家书屋、图书馆,并举办了各类大型文体活动,打造茶山镇瓜蒌文化街,将浓浓的文化氛围带入了镇内大街小巷;同时,镇建设了赋有茶山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工艺博览馆、水稻农耕文化展览长廊、研发创意体验中心,实现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促进乡村文化的推广。

生态农业促进了三产融合。

稻花香、油菜绿、荷花舞、菊花靓、瓜果甜……五彩产业构筑了茶山镇的发展之歌。勤劳的茶山人民正迎着新时代的风帆,朝振兴目标接力奋进,共同将茶山镇打造成集农业科研、科普教育、亲子拓展、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小镇。

责编:李梓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