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头镇:油茶飘香富百姓 “浏河明珠”话振兴

  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28 15:19:46

文/图/视频/郭星宇 姜开林 李修竹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九曲潆洄,穿林涉涧的浏阳河自东向西奔流而过,孕育出一颗“浏河明珠”——浏阳市镇头镇。镇中心距省会长沙、株洲市区、浏阳市区车程均在30分钟以内,地理位置优越;省道21l线、沪昆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是承接长株潭经济辐射的“第一站”。

镇头镇鸟瞰。

近年来,镇头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党建统揽全局,全力发展经济,优先保障民生,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遵循,围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新镇头的总体定位,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干口苗木基地。

镇头镇油茶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如今,青绿圆润的油茶果,也成为当地一张亮眼的产业名片。近年来镇头镇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品牌产业。小镇现已成为湖南省油茶重点产区之一、湖南省油茶产业对外展示窗口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油茶基地。

在镇头镇这片土地上,生长着全省唯一集中连片的10万亩油茶林。为了实现油茶林的科学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小镇加快建设丰产林基地。目前已经完成2019年、2020年两期油茶丰产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油茶丰产林改造4.5万亩,其中带状更新3.5万亩、抚育1万亩。

10万亩油茶林。

为进一步提高油茶产量,镇头镇以技术创新赋能油茶产业。浏阳市好韵味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三华”系列高产良种油茶,个头大、产量稳定、抗病抗旱能力强。在采用高接换冠技术后,现在每亩地最高可产茶油75公斤,产量翻了5倍。漫山的油茶树郁郁葱葱,满载着百姓丰收的喜悦。

漫山的油茶林。

丰产林基地的建设,良种新苗的栽培为农户吃下了定心丸。但是,油茶树从种植到挂果需要5年时间,为了填补这期间的收益空白,镇头镇创新发展林下经济。土桥村作为镇头镇油茶产业示范核心,目前已有500亩油茶林发展了林下经济,村民们尝试着探索出致富的新途径。

油茶花盛开。

土桥村的老林农卢术根率先进行尝试,通过降低油茶树种植密度,同时栽种良种新苗进行带状更新。改造后的油茶林光照充足,养料充分,不仅油茶树生长旺盛,西瓜、红薯、辣椒等林下作物也蓬勃生长。如今,卢术根办起了合作社,带动分散经营的农户一起发展林下经济,带动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硕果累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油茶小镇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一心两区四基地、一带一轴串多点”的油茶产业布局规划,镇头镇阔步前行。目前已经改造了5家示范油坊和标准油坊,建设长900米的油茶文化古街。今年7月,油茶小镇集镇开发核心示范区的设计已经完成,油茶小镇起步区项目也已基本完工。

镇头镇工业园区。

为了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百姓,多年来镇头镇积极促进民生改善。一方面健全社会保障,实现兜底保障全覆盖,完成城乡低保一体化。另一方面,积极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对田坪老街180户老旧房屋进行改造翻新,同时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污水处理管网完善、打击查处违法用地,切实提高百姓幸福感。

美丽宜居乡村。

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带头,推动推动党的建设与社会发展全面融合。为了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镇头镇依托“党建+微网格”织密基层社会治理“连心网”,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2020年排查并受理各类纠纷160余起。

干口村党员干部集中学习。

同时,强化平安创建,加强反恐怖、反邪教和禁毒工作,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稳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创建和谐稳定幸福的新镇头。

干口村志愿者宣传新政策。

走进如今的镇头镇,冬日暖阳下,漫山遍野的油茶树被累累硕果压弯了腰,新栽种的油茶苗迎风摆动,将大地点缀得生意盎然。油茶产业俨然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油茶也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未来,镇头镇将加快油茶小镇的建设,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责编:李梓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