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17 12:22:42
放学后·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李佳玲

出发,并不是丈量行走的距离,而是发现世界的精彩;求知,并不是收集未知学识,而是蜕变成卓越的自己。12月16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小学部800多名学子来到湖南日报华声研学园,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研学实践活动,换一种学习方式,收获不一样的精彩,有趣又有料。

动手动脑,做个小小木匠
早上9点,在导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第一站——魔尔气膜工厂。看着眼前两个巨型“气球”,即便天色阴沉,依然难掩滨江学子们的兴奋与期待。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进入气膜后,1817班的彭馨乐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巨大的空间里,摆放了许多创意物件,让人眼花缭乱。那么,在这里,迎接她们的会是什么挑战呢?
“这木头是千年的吗?太难钻了!”“我手快没力气了!”“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下!”1809班的同学正相互打气,原来,他们今日需要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完成一个钢筋铁骨的朋克木星人。

手捻钻钻木发出整齐有力的“嘎吱嘎吱”声,同学们埋头苦干,好似一个个技艺超群的小鲁班。10分钟后,1810班的王宥希第一个完成朋克木星人制作,他说,钻木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能心浮气躁。紧随其后的是1808班的喻为,“做手工必须手脑并用,还要有耐心,专注力,第二名的成绩,我十分满意。”

木工课堂上,同学们安静地争分夺秒地制作着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玩”木头的乐趣,而木工活绝非简单磨一磨,钉一钉,它需要利用数学、力学等知识精准测量、绘制、切割、打磨,这既能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创新意识,还能在创作过程中解决问题,锻炼思维,建立自信心。
拥抱自然,聆听花草密语
“银杏为哪里的市树?”“云南省的‘省花’是什么?”“洋紫荆又代表什么精神?”此时此刻,欢笑声在魔尔花园此起彼伏,同学们化身为一名名园艺师,走进无需修饰的“自然课堂”,聆听花草密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你去那边,我这边找!”在1811班小组长尚董翰林的安排下,小组成员四面分散开来,很快,《魔尔植物大课堂》手册中的答案便被填满。“这里太好玩了,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特别是揭开答案的那一刻,兴奋极了!”
“家中用于驱虫、防蛀的樟脑丸是从香樟树中提取制成,我找到答案了!”1812班陆与乐站在樟树下兴奋地招呼同组的伙伴们过来,示意她们,答案就藏在树下的指示牌上。“以这种方式,学习自然知识,太给力了,一下子就能记入脑海中!”

“自然为师”,在大自然中学习、观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据了解,魔尔花园以“自然科普”为核心理念,以“植物”“生态”专题探究为主线,以“色彩”“活力”“空间”“教育”为关键词,共培育34个行政区市花市树,涉及18种市树,23种市花,占地面积共14900平方米。鼓励学生用双手触摸,用眼睛观察,用头脑思考了解独具特色的植物及生态保护知识。
职业体验,树立未来理想
说起职业理想,孩子们会有五花八门的答案,警察、老师、医生……但这仅仅停留在想象,如果能通过一场“沉浸式”职业体验的活动,让孩子近距离接触与探索职业世界,那么魔尔工厂一定是体验首选。

“啊——”一声声尖叫从团魂山谷传来,1801班的同学们正在齐心协力闯关。攀爬、穿越火线、匍匐前进……刘雨晨第一个完成挑战,她说第一关耗时太久,不过后来者居上,最终她以5分10秒成功完成闯关,很激动很兴奋!而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分辨真假新闻的AB答题房,“原来写新闻有‘五要素’,我感觉这些要素对我们写作文也有帮助!”
“记者不仅胆子要大,心还得细,新闻不允许半点马虎。”1801班的廖芷琳告诉记者,她一直想成为一名记者,没能进入学校小记者站让她深感遗憾,今天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记者这一职业,感觉太棒了,也因此,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此次研学活动是一次看似不着痕迹的教育,是一次获得知识的实践,更是一次运用已知知识的实践,它的育人效果是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四年级年级组长刘佳告诉记者,在研学之前,对湖南日报华声研学园里丰富的活动就有所了解,今日看见孩子们笑脸盈盈,收获满满,这便是学校对孩子、家长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了。

责编:陈洁
来源:放学后·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