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1-22 15:37:20
文/图/视频/朱珍 姜开林 刘慧
武圣宫镇位于南县西部,东临藕池河西支,西依松澧洪道,北抵安乡县安宏乡,南与厂窖镇接壤。此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既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金秋气象,也有沁人心脾的蔬果之香。这片代代耕耘的沃土之上,乡村振兴的答卷铺陈开来。

休闲公园。
近年来,武圣宫镇紧扣“工业强、农业优、三产活、项目兴、生态好”十五字方针,成立专业合作社,促进集约经营,打造蔬菜产业特色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以多种举措全方位织密扶贫网线,以“六个一”标准创建美丽庭院,以河长制净化乡村环境,讲述了独属于这片土地的振兴之旅。

等伴洲村。
作为闻名省内外的“蔬菜之乡”,这里的蔬菜青翠欲滴、相拥成片。武圣宫镇以“基地+农户+合作社”为模式,成立美侬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富喜蔬菜联合社,发展集体经济,建设了丝瓜、精品南瓜、苦瓜、“菜-稻-菜轮作”、“油蔬两用”基地,形成了集产、储、供、销为一体的蔬菜市场体系,使蔬菜产业成为了强镇富民主导产业。

蔬菜基地。
菜苔和榨菜,是武圣宫镇的两大主导产品。为进一步壮大蔬菜产业“家族”,武圣宫镇采取新型种植模式,逐步形成了以菜苔、榨菜等冬季蔬菜为主,豆角、莲藕等常规蔬菜为辅的蔬菜产品结构。全镇菜苔种植面积2.6万亩,蔬菜专业合作社53家,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秋冬季菜苔基地;全镇人均蔬菜种销产值达7400多元,榨菜、菜苔远销省内外20多个城市。

蔬菜采摘。
在发展蔬菜产业的基础上,武圣宫镇大力扶持“稻稻菜”示范园建设,壮大发展小龙虾等特色种养产业,小镇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目前,全镇特色农业种养超2.5万亩,菜苔种植产业及冷藏、物流、农民务工等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稻虾轮作。
蔬菜稻谷不仅充实了粮袋子,也开辟了增收渠道,充盈了农民们的钱袋子。武圣宫镇大力发展“蔬菜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帮扶模式,通过引导农业合作社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实施订单化及品牌化销售策略,促进贫困户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实现了消费扶贫、易地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全覆盖,助力全镇587户1757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美侬蔬菜产业园。
为铺就藕池河沿岸优美的生态线,武圣宫镇落实河长制,执行镇村两级巡河工作,建立河道档案,优化治理方案。同时,组织开展清淤扫障,开展禁捕、退捕工作,打造样板河,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风光。2016年,武圣宫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018年,小镇成功创建“市级卫生乡镇”,2021年11月通过创建省级卫生乡镇评估。

龙头嘴村。
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下,武圣宫镇建成了“综治中心+网格化+雪亮工程”的一体化平台,多渠道开展扫黑除恶“六清”行动,提升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全镇五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先后获得益阳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乡镇”、市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全市“安全生产优秀乡镇”的荣誉,并连续两年创建了全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

南阳社区集中安置小区。
步入唐家湾广场,整洁有序的房屋、古香古色的休憩小亭、多种多样的娱乐设施映入眼帘,老老小小欢笑洋溢、怡然自乐。武圣宫镇以党建为引领,以菜园、栏舍、杂屋、排水沟、化粪池、沤肥凼“六个一”标准,推进全镇美丽庭院建设。一条条公路的美化、一座座厕所的改造、一户户“最美农家”的涌现……勾勒出小镇的幸福画卷。

休闲娱乐设施。
南县边陲、藕池河边,孕育出了缕缕菜香,绽放出了蓬勃生机。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围绕“特色蔬菜小镇、工业复兴名镇、绿色宜居新城”三个定位,勤劳的武圣宫镇人民继续乘风破浪,沿着大自然的馈赠与时代的风帆,接力创造武圣宫镇的振兴之旅。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