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镇:茶马古道品茗香 文旅胜地助民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1-24 15:01:00

文/图/黄灿璨 姜开林 邓子任 李作良

马路镇全貌。

取一瓢资江水,沿梅山古道,于群峰耸翠、清流急湍之间遥忆声声马铃,寻神秘的东方树叶。在寂静的时空里,从安化县马路镇出发,人和马踩出来的驿道连接着历史与未来。这里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雪峰湖湿地公园、雪峰湖地质公园、国家级石漠化公园、云台大叶种发源地五大金字招牌,是革命老镇、移民大镇,茶叶重镇。

大美云台山。

千百年来,茶马古道的蹄印,险峰古迹的魅力,让马路镇如茗茶一般韵味绵长。回望历史,马帮以一片茶叶展开马背上的惊险人生,打开各族人民唇齿间的悠长余韵;如今,马路镇人传承先辈智慧,开拓“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振兴之路。近年来,马路镇深入推进“茶旅一体化”,促进茶旅深度融合,实现了从一个远近闻名的高山贫困镇到全国文明镇、旅游热点镇的完美蜕变。

云台山绕山公路。

茶,是马路镇最原始的基因。先有茶后又镇,山多地少,轻寒无霜的自然条件使得茶叶成了马路镇的“原住民”。明清年间,“云雾茶”赐为钦定贡茶,马路镇从此成为“万里茶道”的起点。百年迄今,马路镇以“茶叶之乡”摇身一变,带领“云台春芽”“大美银峰”等数十种茶叶走上国际金奖舞台。

云上茶园。

茶,是马路镇最亮丽的风景线。黎明破晓,置身51万亩森林,漫步4万亩茶园,深吸一口茶香,俯瞰“全国最美茶园”,让久居闹市之心,归返自然之璞。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一壶茶,是世间的忘忧汤,每年58万游客为此纷至沓来。

狐耳山茶园。

茶香之中,还能饱览自然之美。于晴空万里登云台之巅,柘溪库区星罗棋布的岛屿尽收眼底;大山深处的吊脚楼祥和安宁,是中老年朋友避世养生的好去处;索道、缆车、攀岩,是年轻人别具风味的减压体验。云台山顶,观瑰丽壮观日出云海,雪峰湖中,赏群峰竞秀相映成趣。丰富的旅游圣地,为马路镇带来1亿余元的旅游收入,“茶旅融合”的世外桃源终于转动了经济之轮。

云上栈道。

空中玻璃桥。

茶,是马路镇最特色的文化。马路镇以茶文化为核心,强化顶层设计,布局“一心四区”,为游客开辟自采、自制、自泡、自品的“寻茶”模式,推出茶文化体验游。“美茶颜、品茶点、走茶道、游茶园、食茶宴、赏茶戏、宿茶庄、忆茶事”为主题的24小时健康茶生活,《云台传说》《茶旅简报》,陪伴游客一路追溯茶的意趣。

马路溪村。

驻足古香古色的马路溪村落,体味茶文化的禅意;在真武观、古茶园、古村落,品读历史遗风;临晓溪桥、乐善桥,观其典雅雄伟、别具风韵;入龙泉、青云溶洞,赏喀斯特怪石奇景。这条“茶旅融合”的文康之路,进一步丰富了马路镇的文化内涵,也让全镇经济之水源源不断。

真武观。

碧丹村。

茶,是马路镇最核心的命脉。一方面,马路镇以茶促旅,带动了茶艺、餐饮、住宿、文化等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本镇百姓提供了数千个工作岗位,人们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茶旅产业已经是镇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全镇群众已尝到“茶旅文康”融合发展的硕果。

安化黑茶民俗文化节。

另一方面,马路镇以旅兴茶,带动购茶消费。风餐露宿的马帮手作,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发达的科技代替。马路镇大力推进茶园管培,提高茶叶精制加工水平,中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达8家,成为“湖南省茶业十强乡镇”。沿途旅行,优质醇香的茶叶,自然是游客首选的纪念品。种茶、制茶已成为马路镇百姓最平凡的日常,“茶旅文康”产业复合发展的模式,是群众最坚实的立业之基。

八角茶业。

云上茶业。

一片小小的茶叶,印刻着马背上的故事,一壶浓浓的茶香,飘荡出马路镇人幸福的生活。勤劳的马路镇人民,把茶叶变成了资产,把资产变成了股份,把股份变成了资金,探索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马路镇的茶香正展开翅膀飞向国际,歌颂马路镇人民的智慧!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