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临武:从外省务工到返乡务农 “又见稻菽翻金浪”

朱石长   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2021-10-29 16:47:38

“这几天天气晴朗,刚好赶上水稻成熟期,再有几天的好天气,到下个月中旬这些水稻就可以收割,颗粒入仓了。”郴州临武县宏途种养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吴知林欣慰地说。

吴知林,38岁,麦市镇水源村村民,初中毕业后,在临武县香花岭矿上做过小工,后来随南下大军一起去广东打工。期间打过零工、进过厂。在接触到劳务派遣行业后,他抓住商机自己组建劳务派遣公司,经过不断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临武县麦市镇水源村,总人口2000余口人,是该镇输出青壮年劳动力到广东沿海较多村之一。因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和创业,加上机耕道弯曲狭小导致农作物运输不便,全村上千亩农田耕作率一直偏低,仅剩留守老人和部分中年村民零散耕作,耕地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不荒废每一亩三分地!为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农业,2020年3月,水源村向县里争取了修建机耕道项目。项目辐射带动600多亩农田耕地的机耕道建设项目,历时9个月完成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于2020年底完工,为水源村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底,吴知林回家过春节,看到村里农田耕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心底萌生出一种冲动:“让这片肥沃土地孕育出新的希望!”

事不落地心不安!他随即找到村干部、村里返乡过节的青年,经商议座谈后,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把零散耕作的农田和耕地流转起来,搞烤烟、水稻轮作。

说干就干!在县、镇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吴知林不顾家人反对,和本村干劲十足的青年一起,成立了“临武县宏途种养专业合作社”,成功流转农田耕地1000余亩,实行烟稻连种,并按每天每人100元的报酬,聘请带动本村70余名富余劳动力(含:脱贫户、边缘户36人)在基地就业,为在基地务工村民人均增收1.2万元。

2021年,合作社完成烤烟600余担,产值达100多万元。“人民代表为人民!乡村振兴政策越来越好,我动力十足……接下来,将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规模,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水源村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多出一份力。”今年当选为第十八届县人大代表的吴知林信心满满。

“估计可以收稻谷20万公斤,产值有望达到40万元。”时下正值合作社稻谷熟黄季节,在吴知林的烟稻连种基地,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在秋光中泛起重重波浪,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正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朱石长)

责编:周媛晖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