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1-10-15 20:01:19
服务“加热度” 项目“加速度”
——双峰高新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王永健 王连兵 朱金玉 刘注坤
“真想不到,仅仅几年时间,双峰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10月15日,在长沙工作的湖南建工集团邹总,穿行于双峰高新区的科技工业园区,面对一座座公司大楼和一栋栋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发出赞叹。
项目建设助力园区发展迈上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出现“双峰现象”。这离不开双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双峰高新区的高效执行力。
何以见得?走进双峰高新区项目建设现场,便能一探究竟。
项目建设“加速度”
“整个项目投资2800万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年产10万吨应急大米和1.9万吨应急储备仓库,今年3月动工,11月竣工投产。”娄底市人大代表、湖南卓越粮油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龚科群,指着建设火热的卓越第二期仓储工程,高兴地说。
湖南卓越粮油实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92年,2018年进驻高新区科技工业园,占地面积200亩,是一家集粮油技术推广、粮食收购、储存、稻谷加工、面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双峰高新区,今年开工建设的项目中,涵盖了农机装备、智能制造,装配建筑、新型材料、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产业项目由“增速”向“提质”迈进。
——湖南金开新材料重大战略产业项目,占地32.8亩,总投资6.5亿元,2022年投产后年缴税收1.6亿元,提供岗位500多个。
——中钰资本大分子口服固体制剂生产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35亩,投产后预计年税收5000万元。
“今年1-8月,高新区完成投资8.81亿元,为年计划的66.7%。”双峰高新区党委书记曹灿介绍,该区全年共引进并实施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28.8亿元,其中列入市级重点产业项目9个,分别是杭萧二期、恒盛厨具、威龙生物、华视光电(三期)等重点产业化项目。今年1至8月,完成技工贸点收入172.4亿元,增长19.6%;园区生产总值53.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75.9亿元,增长21.3%;主导产业营业收入140.2亿元,增长15.6%;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3.3%;上交税金3.1亿元,增长29.8%。
近年来,双峰高新区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投资拉动增长为主线,项目带动发展为引擎,坚持大项目、大投入支撑稳增长,好项目优项目推动快转型,高质量项目促进高质量建设,“高速度”领跑高质量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建设的“新引擎”和巩固项目建设的“推助器”。
由“提速”向“高速”冲刺,由“有限”向“充裕”拓展。在双峰高新区,今年新开工项目12个,续建项目6个,竣工项目2个,无论是项目的规模层次,还是项目的带动能力,都跃上了新台阶,开工率、进度率全市领先。
项目推进“高效率”
“党和政府太好了,帮我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难题,可以安心赚钱了。”双峰荣城鞋厂工人赵小蕾说,今年9月,她的大女儿,顺利进入双峰县芙蓉学校就读。
据悉,双峰芙蓉学校,于2020年4月动工,今年9月1日投入使用,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双峰县人大代表、金开街道中心学校校长贺红琼介绍:“学校建设投资2.4亿元,总占地面积74亩,教学规模36个班级,可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000个,是目前全县条件最好、环境最优、设施最全、规格最高的学校。”
“2019年11月24日晚,双峰县高新区召开芙蓉学校征地拆迁工作动员大会后,高新区和金开街道相互配合,协调作战,进社区下村部、入农户,调矛盾、解纠纷,交心谈心、宣传政策,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实现了‘高速度’和‘高效率’。”
“征地拆迁是引进和建设项目的重要保障,征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施工和进度,所以,我们高度统一思想,把征地拆迁纳入各单位、个人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原双峰高新区党委书记、现任副县长的赵瑞华感触尤深:“我和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现为副县长的李雄伟一道,对每个项目的引进、每个项目的实施,都要反复论证,严格把关。”
截至今年8月底,双峰高新区共完成征地1350亩,拆迁房屋256栋,迁坟5800棺,拆除违章建筑23处,为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服务客商“一条龙”
“政府部门一切为企业着想,从项目引进、场地选择到建厂施工,一切都‘议’得清清楚楚楚;优惠政策、具体举措、项目流程,每项都‘说’得明明白白。”湖南省山力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戴建国,对双峰的营商环境相当满意。
山力新材料主要从事高锰钢耐磨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扩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该公司经多地考察论证,最终选择双峰作为最佳场地,最终签约年产8万吨高铸钢铸件及4万件农机齿轮变速箱生产线项目。
该项目从签约、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了一年零6个月。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5亿元,创造税收4000余万元,可解决300余人就业。
“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公务员都是服务员”,在双峰高新区办公楼房,随处可见“三个所有”宣传牌,是双峰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该区通过设置企业开办时限和精简审批流程,开通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的“绿色通道”,为企业发展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二期项目,总投资6.5亿元,占地328亩,总建筑面积20.67万平方米,今年4月动工建设,预计11月将建成投产。湖南东华杭萧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余良说:“各项审批、办证程序不到10天就办好了,现在高新区的办事效率太高了。”
“我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建一流工业园区’,推进‘项目建设大干快上’,坚决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洪介绍,按照县委、县政府“三个走在前列,两个确保,一个加快”的总体思路,围绕县城与开发项目设施,交通与环境基础设施,产业与项目基础设施,启动千亿元投资计划,继续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大比拼和项目建设巩固年活动,除实施130多个重点项目外,还规划建设200多个打基础、增后劲、利民生的新项目。
近年来,双峰县践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原则”,“厂内的事企业负责,厂外的事县里负责”承诺制,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土地审批,矛盾协调等“保姆式”服务,以优良的软硬件环境,推进招商引资。
赵更喜见证了双峰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从当初的2.6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4.7平方公里;入园企业由当时的36家发展到现在的140多家;当时的产品单一增加到现在的农机装备、轻工制鞋、不锈钢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和生物医药等500多种产品,出口东南区和欧美市场,高新区发展越来越好了。”
据悉,双峰县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前身为湖南双峰县经济开发区,201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先后获得“湖南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湖南省农机特色产业园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湖南省文明单位”等,为振兴县域经济,提速项目建设,发挥了“桥头堡”和“助推器”的作用。
责编:曾玉玺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