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梅镇:红色旅游地 绿色生态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0-11 11:33:29

文/图/视频/黄灿璨 姜开林 张人元

从常德市区出发,沿207国道一路向北,行驶约1小时便来到修梅镇。这座青山拥翠的美丽小镇,是临澧县掌心的璀璨明珠,这里百亩瓜果,荷香满塘,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

林伯渠生平陈列馆。

近年来,修梅镇按照“红色修梅,绿色家园”的总体定位,做强红色旅游产业,擦亮红色名片,探索出了“红色旅游+”的文旅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与秀丽山水融合,成为临澧县党性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基地、乡村旅游体验基地。先后获评湖南省文明村镇、常德市平安乡镇。


文艺表演。

“林老故里、红韵常德、誉满三湘”已是这片青山绿水的标志。高桥村以“林伯渠故居”这一红色名片为核心,围绕“故园、陵园、田园”经过数次宏大建设,同时大力保护文化遗产,以设计展馆、仪式活动、红色文章三步推进文化发展,形成了“三区三线”。古朴典雅、“诗礼传家”的氛围营造,成功将“林伯渠故居”打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林伯渠故居。

为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高桥村增设了赶牛耕田、水塘抓鱼、做艾叶粑粑等农事体验和民俗文化项目。同时,高桥村还创新“景区+镇村+公司+农户”的运营新模式,由公司负责总体运营,盘活周边闲置民居,打造“居住在农家”的特色乡村民宿,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高桥生活,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和额外的经济收益。

研学活动。

林夹公路傍村而过,柑橘蜜柚硕果累累,赵家巷村围绕“村容整治”目标,召集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乡贤组成理事会,完善考评体系和奖励措施,调动村民齐心协力共治卫生。在“产业强村”的目标中,积极挖掘本土优势产品,实现阳光玫瑰产量翻番,红心蜜柚连片集中,猕猴桃收益逐年递增。

乡间公路。

为创建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修梅镇积极用活文化阵地,开展“道德讲堂”“广场舞大赛”“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居民的日常生活日益增彩。同时,为助推家风建设,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修梅镇还注重树立典型,深化“百佳”创评、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卫生示范户、“两佳两差村(社区)”等评选活动,促进人民群众自觉发扬优良传统,争先争优。

美丽庭院。

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家园。修梅镇大力推进河长制,成立专门小组,明确各部责任,对整体“护河行动”保驾护航。根据河流实际问题,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切实保卫水土生态。为实现河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每月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在美丽河湖建设工作中,修梅镇最终实现“水清、河畅、景美、宜游”的目标。

荷花栈道

镇有主导产业,民有致富门路。在全镇齐心努力下,修梅镇先后4次荣获全县乡镇绩效管理考核良好单位,获评省级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镇、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全市十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和全市五大美丽乡村示范片,实现了修梅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高标准农田。

党群一心,是红色修梅村村秀美、家家和睦的幸福密码。沿着“红色旅游+”的改革创新之路,修梅镇这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湘鄂边红韵田园生态文旅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朝着打造湘西北“红色旅游”首选地的目标笃定前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