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江华涛圩镇:制香产业集群升级 增强乡村振兴产业驱动

蒋林锋 彭保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22 16:45:3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2日讯(通讯员 蒋林锋 彭保华) 制香产业一直是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的传统产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镇党委立足“产业兴旺”的目标,引导制香产业升级转型,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发挥集群辐射效应,增强全镇乡村振兴产业驱动。

涛圩镇是江华传统的制香乡镇,由于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给传统制香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佛香销量锐减,传统分散式的农家作坊式的经营香厂,生存压力巨大。镇党委通过积极引导,利用原供销联社的老房子,投资500万元,建成占地126亩的制香产业园,目前入驻的7家制香企业都实现了正常生产。江华鑫禄福香业是7家香厂中最大的一家,搬进产业园后公司开始了改革和创新之路。通过不断学习,引进先进技术,从单一的生产佛香,增加了蚊香、养生香的生产。

“这一款蚊香就是在我们国内市场卖得很好,一个月大概是30来万吧,一年有300来万,在卖到国内的同时我们还给它卖到非洲那边去,非洲那边销售也挺好的。”江华鑫禄福香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周益翠说。

通过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江华鑫禄福香业实现了逆势增长,公司越做越大,制香设备从最初的两台增加到三十多台,生产的养生香、礼佛香、中草药蚊香三大类有近上百个品种,拥有“湘妃”“雅风”“鑫福禄”三个注册商标,产品远销两广、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并出口到马来西亚和非洲等国家,年产值近1000万元。涛圩镇东辽村的村民蒋玉姣在家务农和照顾家中老人孩子,这个家门口的制香产业园办起来后,蒋玉姣来到园内务工,负责包扎成品香,计件算酬的工资机制让她每月都能有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

“ 我们可以早上来,下午回去,又可以照顾得到屋里,还有份收入也蛮好。”涛圩镇东辽村村民 蒋玉姣说。

越来越发展壮大的制香产业也成为了村民们就业创收的一个支柱产业,全镇从事制香的务工人员近300人。在制香产业的不断发展中,镇党委引导企业摸索了一套订单共享的发展模式,通过“公司+农户”,统一生产、运作和销售,不断壮大涛圩镇的制香产业。

“通过我们这个平台,我们这个香厂,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把那些不想出去打工的人,自己有那个能力、有那个理想的,跟着我们一起合作都可以。”江华鑫禄福香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周益翠说。

目前,涛圩镇制香产业通过集群发展,已经从家庭作坊走向多元化规模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从传统的朝拜用香向功能香、养生香等高端香产品转型,生产的产品畅销国内,走出了国界。

“我们下一步打算是这样的,我们将引导更多的制香产业入园,提升产业集群效应和辐射的带动能力,同时助力我镇传统制香产品升级多样化的发展,不断拓展市场,为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基础。”涛圩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 唐海明说

责编:蒋慧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