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菜报 2021-09-03 23:05:03
大湘菜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达庆玙 摄影记者 周佳珉
位于长沙市中心的湖南米粉街,长不足500米,却汇聚了湖南十四个市州各具特色的米粉品牌,也是长沙作为网红城市被游客们争相拍照打卡的新地标。
距离第二届湖南米粉大擂台活动已过去4个月,历经了暑期旅游高峰及疫情反扑后,湖南米粉街上米粉店铺生意如何?人气怎样?9月2日,大湘菜报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

有旧店转让,有新店开张
这条特色街道位于芙蓉区韭菜园北路,距人气爆棚的“五一商圈”不过两站路程,南临五一大道,北接八一路,周边高楼林立、商铺密集,地理位置优越。工作日期间已是人来人往,如遇节假日,这条不长的街道在人流涌动间更显烟火气。
9月2日中午11点左右,即将迎来午餐高峰期,记者来到湖南米粉街。街边的米粉店生意虽不及活动和节假日期间,排队四处可见,但过往的路人、嗦粉的市民依旧络绎不绝。
记者现场探访发现,壹德壹、胖子卤粉、老长沙原味粉馆等米粉店内不时有嗦粉的食客三三两两进出,店内随时都有座位,来就餐的也多是长沙市民。但令记者惊讶的是,在第二届湖南米粉大擂台活动期间生意火爆,记者两次排队都没能吃上的“青树坪米粉”店如今大门紧闭,门上贴着“旺铺转让”字样。
据了解,暑假期间湖南米粉街的米粉店生意十分红火,来米粉街嗦粉打卡的人增加了许多,数量几乎翻倍。但随之而来的短暂疫情反扑让整条街瞬间空荡起来,除了门店伙计,几乎不见市民、游客。米粉博物馆馆长王浩然介绍,疫情来后,大一点的门店尚可维持运营,小一点的门店有几家已经关门停业,但随着疫情防控降级,又有萝卜湾杀猪粉等几家新米粉店开张迎客。

米粉体验店,换上新“衣裳”
记者发现,米粉街上变化最大的是原本并未悬挂招牌的湖南米粉博物馆体验店,如今悬挂着“八一桥原味长沙米粉”的招牌并张贴了上了湖南米粉博物馆、八一桥原味粉馆创始人周加桥的形象宣传。
带着好奇,记者走进了这家米粉店。进门便看到周加桥忙活在灶前,熟练地抓起一把米粉丢入烧着滚烫开水的锅中,捞粉,浇汤汁,盖码子,动作熟稔且一气呵成,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就好了。“285号。”店员热情地通过玻璃小窗口,大声喊着号。店内宽敞明亮,重新做了装修,墙上、灯上都有关于长沙米粉的历史与介绍,随处可拍照、打卡,更符合年轻人的就餐体验需求。
嗦粉客杨先生操着一口粤语,背着鼓鼓囊囊的背包,还未找地方放下行李,就举起手机满屋拍照,不漏过每一处关于长沙米粉的介绍。“之前有听说长沙米粉好吃,所以趁着有年假专门从广州来旅游,早早把米粉街纳入到行程中,一定要来尝尝。”刚下高铁不久,他便打车到这边,打算先吃碗粉再去酒店。
从后厨出来的周加桥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透露,从米粉店升级装修后,来往的顾客扎堆来打卡,其中还有不少同行。

下好一碗粉,助力其传承
隔着老八一桥原味粉馆不足300米,同一品牌,却在装修、产品、客群上完全不同。“产品+场景+文化”是周加桥目前对品牌的发展思路,在保持老店原有的口味、风格、产品的基础,在新店做文章,积极挖掘并展示湖南米粉文化。
周加桥做米粉已有20余年,乘着湖南米粉大擂台这趟东风,他也想为米粉行业出点力,做点贡献,让长沙米粉有机会向湘菜一样,可以走出湖南。为此,他采取了参与发起米粉协会成立、创办米粉博物馆、升级门店等举措,最近又做起了米粉标准化,并准备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除了米粉体验馆的变化,如今湖南米粉博物馆也预计迎来新的改变。周加桥介绍,米粉博物馆7月中旬已通过芙蓉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关于征集湖南米粉相关文物和民俗物品的通知》,以收购、捐赠、仿复制等方式,向全省征集湖南米粉制作、稻米及相关民俗展示等相关文物史料,包括米粉文化历史类、古代史类、民俗类、现当代史类等资料及物件。未来,米粉博物馆也将走上更专业的路径,为湖南米粉传承助力。

责编:达庆玙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