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年湖湘㉚丨馆(所)长荐宝:小兽头吓坏放牛娃

龙文泱,周子茜,黄军认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07 08:59:12

整理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刘康琳

名片设计丨周子茜

【推荐文物】

“庆祝中国考古百年”湖南省百件出土文物精品推介

30号选手:鱼纹铜罍(léi)(点击投票)

商代

口径26.2、底径75.2厘米

1982年9月出土于岳阳县荣湾公社农科二队

现藏岳阳市博物馆

【推荐理由】

1982年9月,岳阳县荣家湾公社农科二队一小孩在鲂鱼山上放牛,在半山腰一处断崖小解时,突然间发现旁边黄土里隐约藏着东西。放牛的孩子用手扒开细看,是一个小兽头。吓坏了的小孩撒腿跑回家告诉其父亲,这件铜罍也因此重现于世人。

这件鱼纹铜罍通体碧绿光亮,圆形,方折唇,高领,折肩,下腹内收,高圈足。

肩部的四只扁身凤鸟以及腹部、圈足的四道扉棱把器身分成四个部分,每部分的纹饰一致。

肩部环饰一圈云雷纹。腹部上部环绕一圈涡纹和“米”字纹带,有一只牺首居中。

腹部中部有一个雄健的兽面,兽面眼睛凸出,炯炯有神,兽面两侧有倒悬的夔(kuí)龙。

腹部下部各有三条鱼纹,共十二条,因此得名“鱼纹铜罍”。

圈足上饰兽面和夔龙,纹饰之间的空隙布满细密的云雷纹。

鱼纹铜罍小口、高圈足、“米”字纹和鱼纹等特征为中原商代青铜器中所不见或少见,表现出明显的商代晚期长江中上游地区特色,对于研究商文化在南方的传播及南方青铜文化的兴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铸造精良,纹饰繁缛细腻,系湖南出土的四件铜罍乃至长江流域出土的铜罍中最为精美的一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想要了解更多代表性湖南出土文物,请登录新湖南客户端文旅体频道,参与“庆祝中国考古百年”湖南省百件出土文物精品推介活动投票。

责编:龙文泱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