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疫“扫雷”!勇当核酸检测的“侦察兵”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汤江峰   大众卫生报   2021-08-01 09:17:59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汤江峰

7月31日下午5时左右。天气闷热,热浪袭人。

湖南省儿童医院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

邓永超、徐丹和董彩霞3位核酸检测人员走出实验室,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取下护目镜,摘掉口罩,露出“庐山真面目”的瞬间,脸上惊现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勒痕;剥离乳胶手套后的双手,已泡得起皱发白……

近日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做核酸检测的人骤增,核酸采集工作量庞大,检测任务更是艰巨。湖南省儿童医院有这样一支检验侦察兵,他们不直接接触患者,但面临零距离接触病毒的危险;他们不仅要对病人标本和环境标本等分析检测,还要对检测的高危险废物进行处理。他们,就是跑在抗疫前线,与时间赛跑的侦察兵——核酸检测人员。

南京禄口机场疫情蔓延,波及多省,疫情就是命令!湖南省儿童医院检验科主任莫丽亚率领团队第一时间火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应对,优化流程,调整人员,迅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核酸检测当中。

这支核酸检测侦察队由18位精兵强将组成,兵分两路,一路为快速检测组,一路为普通检测组。快速检测组主要负责门诊发热、咳嗽等急诊患儿检测,普通组则负责住院患者及陪人核酸检测,两组既分工又密切协作。每个组又分成若干班次,24小时连轴转。与此同时,为保证仪器马不停蹄运转,他们还要当好“后勤兵”,做好核酸扩增仪(PCR仪)和提取仪的维护和保养。人机同频共振,良性运转,确保每天1000多份检测报告精准无误。

据核酸普检组长邓永超介绍,每一批次标本的检测,都需要经过十几步的操作,这个过程要持续大约4-5个小时。我们每天需要在三级防护和负压实验室里连续奋战4、5个小时,有时甚至是7、8个小时,层层包裹下不停地重复操作,要求一丝不苟,大家都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

防护服、护目镜、隔离衣、N95口罩、双层手套、靴套……踏入实验室之前,检测人员都要全副武装,做好三级防护。

透过实验室透明玻璃,记者看到,检测人员一举一动,游刃有余:接收样本、核酸提取、样本扩增、结果分析、出具报告……操作过程中,他们还得小心翼翼,尤其是在安全柜内,打开样本盖子提取核酸时,更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一不小心,就可能形成气溶胶,导致污染。

“取出标本后,我们会进行56℃孵育,也就是病毒灭活。将样本放置在孵育箱中的试管架上,用56℃的温度灭活30分钟。”邓永超告诉记者,就是这个简单的操作,会让操作人员的样本处理时间延长,使防护面屏上蒙上一层水雾,导致视线受到限制。不仅如此,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都尽量不上厕所,工作前也尽量少吃少喝。

莫丽亚主任告诉记者,这支侦察队伍大部分是年轻人,年龄跨度从“70后”到“90后”,都是能熟练操作核酸检测十八般武艺的侦察兵。自从去年8月,该院检验科开展核酸检测以来,累计完成近30万份标本检测任务,无一例阳性,也无一例误诊。虽说任务繁重、操作琐碎单调,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他们有一个共同信念:当好“侦察兵”,为抗疫“扫雷”!给力疫情防控一盘棋。


责编:梁湘茂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