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泱,高成林,周子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8-28 17:33:47

【开栏的话】
207件(套)出土文物,带你看尽五十万年湖湘。
不会看?别着急。这些文物来自湖南的省市县三级共20多个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所。
为了让你更好地了解它们,今天起,“庆祝中国考古百年”湖南省百件出土文物精品推介活动推出《馆(所)长荐宝》栏目。馆长、所长亲自出马,每人详解1件该馆(所)入选出土文物。看完这个系列,你也是半个湖南文博专家啦。

整理丨湖南日报记者 龙文泱
名片设计丨周子茜
【推荐文物】
“庆祝中国考古百年”湖南省百件出土文物精品推介
39号选手:折沿鼓腹鼎(点击投票)
西周早期
通高15.5、口径13.6、最大腹径12.8、腹深8.5厘米
1996年出土于望城高砂脊遗址AM1:7
现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推荐理由】
折沿鼓腹鼎是目前我国所见最早的一批越式鼎之一。
夏商时期,湖南属于蛮荒之地。而青铜冶铸业属于当时的高精尖技术,长期被中原王朝垄断,湖南只能制造一些简单的小件工具和兵器。商末周初时,青铜冶铸技术传入湖南。至此,湖南才开始制造自己的青铜器。
湖南本土青铜器的器形有两个来源:一是仿照中原青铜器(山寨版);二是以本地陶器为蓝本,制作铜质的同类器物。这是很多边远地区青铜器的共同特点。折沿鼓腹鼎,就是以本地费家河文化的釜形陶鼎为蓝本制作出来的。

这类铜鼎在湖南发现了多件,折沿鼓腹鼎是目前所见最为精美的一件。它虽然很小,通高只有15.5厘米,但通体饰有精美的纹饰,且纹饰有两层:地纹为云雷纹;主体纹饰分为上下两栏:上腹饰尾上卷的饕餮纹,下腹为蝉体蕉叶纹。
其他地方出土的铜鼎,如益阳鼎,虽然很大(通高都在40—50厘米左右),但都制作粗糙,且没有纹饰。
益阳市博物馆藏越式鼎
因此,折沿鼓腹鼎可能并非实用器。这类铜鼎影响深远,吴越和百越地区流行的越式盘口鼎(如广东乐昌鼎)都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广东乐昌对面山出土铜鼎
想要了解更多代表性湖南出土文物,请登录新湖南客户端文旅体频道,参与“庆祝中国考古百年”湖南省百件出土文物精品推介活动投票。

责编:龙文泱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