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1-07-27 19:47:50
新湖南客户端7月27日讯(通讯员 程静征)近日,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抵达邵阳市新宁县马头桥镇坪山村开展实践活动,并举行了校地合作授牌仪式。

“希望同学们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扎根基层,走进乡村,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地了解乡村”。仪式上,长沙理工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吴振华对实践团成员亲切寄语。他期待,艺术学子运用专业知识,画出栩栩如生的作品,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青春力量。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万馨表示,艺术学子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任务艰巨但光荣,真正实践“学以致用”。
10位来自不同年级的艺术学子在该院田帅老师的带领下,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为坪山村村级服务中心到坪山小学的县道两侧,坪山小学和水塘片区等区域绘制村墙13面,绘制总面积将达150余平方。

艺术学子们从村部到坪山小学县道总共绘制了6幅乡村振兴主题墙绘,其两侧墙绘作品侧重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这部分墙绘主要用扁平化风格结合有关乡村振兴的宣传内容进行绘制。
同时,他们对“乡村振兴”等关键词作了字体设计并融入到墙绘画面,从调色到刷漆上色,再到细节刻画和收尾。艺术学子协调配合用笔尖描绘出新农村的新风貌,用艺术激发出乡村的内生动力,努力为坪山村注入新活力。

在坪山小学总共绘制了3幅童趣主题墙绘,主要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进行创作,起到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在前期调研中得知坪山小学内就读学生年龄跨度从幼儿园到小学不等,所以坪山小学的墙绘设计分成了两个部分。
坪山小学校门口墙绘主题结合了少先队员与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等元素,坪山小学校内墙面采用浅蓝色背景作为底色,以童趣为主,然后在墙面上绘制了小朋友喜欢的卡通形象。

在水塘片区,实践团成员总共绘制了4幅农耕文化3D立体主题墙绘,水塘片区的墙绘靠近坪山村高标准示范农田,今后将是文化关爱中心与民宿聚集地。因此选用元素多是当地村民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与村情民风相融合,营造良好的宜居文化氛围。

“村头一只挺立胸膛的雄鸡正在咕咕打鸣,黎明的第一缕光唤醒了勤劳的人们。”“水田里,一位农民正在插秧,身旁还有一只老水牛精神抖擞地拉着耕犁。”生动的乡村场景都在同学们灵巧的双手下跃然墙上,时常有村民驻足观看,向作画的同学们竖起大拇指,甚至有一位老爷爷用手采了一把青草给墙上探出头来的长颈鹿“喂食”,镜头下的这一幕在夕阳下倍加温馨。

实践团成员用手中的画笔为乡村绘制墙面,增添色彩助力乡村振兴,用3D墙绘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向大家展示新农村的新风尚。

实践团学生负责人姚倩同学回忆起这12天的点点滴滴说道:“有一种欣喜,来自我们的成果,得到他人的认可;有一种感动,源于艰苦劳作之后,村民溢于言表的欢喜。”
实践团带队老师田帅还肩负起了后勤保障工作,他说:“12天没下过一场雨,高温暴晒,但同学们不畏艰难,挥动画笔在努力提升自己专业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他们是一群兼具可爱与勇气的艺术青年。”
来自环艺2003班的倪欣同学感悟道:“今年的夏天与众不同,我们每天围绕乡村文化、环境保护、美丽乡村等进行墙绘设计以及绘制。从刷漆到调色上色,再到后来的细节刻画和收尾,大家协调配合,用笔尖描绘出新农村的新风貌,用艺术激发出村民的内生动力,努力为坪山村注入新活力。我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墙绘等艺术形式,以实际行动将美的力量传递给社会。”

下乡的时光里,艺术学子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对坪山村乡村容貌进行3D墙绘改造的同时,在作品中也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宣传,以专业助力乡村振兴。他们将专业知识与乡情乡貌相结合,用画笔扮靓乡村,为古朴的村子增添别样的“风景”。
“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在这“暑”不尽的盛夏里,当代青年大学生们走进乡村、走近人民、走向田间,发现希望之光,发挥青春力量。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