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章开沅离世,他们与湖南有着这样的渊源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5-28 20:45:55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凯琦 整合报道

5月28日,历史学家何兆武、章开沅相继离世。

“老爷子口述的《上学记》,有趣且深刻”

“研究生考试用的就是您的中国近现代史”

网友们都纷纷回忆大师们的著作,寄托哀思。

何兆武,出生于1921年,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并攻读哲学与西洋文学研究生,1946年毕业。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6年后任教于清华大学。

章开沅,出生于1926年,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在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中国教会大学、南京大屠杀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

两位老人多年多年潜心研究,论著丰厚,一生也深受湖湘文化的滋养,和湖南有着极深的渊源。

他们一位是湖南岳阳伢子,一位是湖南的女婿。

何兆武:“我的老家是湖南”

“我记忆中的父亲形象很模糊,好像上小学后就没见过他了。他在清末受的是新式教育,不上私塾、读经子,念的是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和湖南实业学堂。毕业那年正好赶上辛亥革命,成立了国民政府。他应邀去南京工作,后来随政府迁到北京,我就是在北京出生的。”何兆武回忆。

有志的湖南青年,历经新思潮的洗礼,毅然投身于革命中,何兆武的父亲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父亲的经历,何兆武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但在1937升高中那一年,抗战爆发了,为躲避纷飞的战火,何兆武全家又返回湖南。

(凤凰网视频:艰辛的回家路程!何兆武为躲避日本人携全家回到湖南

“那一年刚放暑假,就是卢沟桥事变,我们家九月底返回老家,我的老家是湖南。”何兆武回忆起那一年回老家的艰辛,转着弯儿,从天津到青岛,青岛又换火车,换了好几次火车,到徐州、到郑州,才能回到湖南。

之后的两年,何兆武在中央大学附中(当时在长沙)读了两年书,之后跟着学校转到贵阳,之后就读于西南联大。

在那个何以为家的年代,人们总是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泊,但是何老回忆中谈起湖南、谈起岳阳,总是加上了“老家”二字,也许就像他在《上学记》里所说:“传统文化是融化在你的血液里面、渗透在你的骨髓里边的。”对于湖南老家的情愫,也深深印刻在他的血骨里。

章开沅:“我叫开沅,和湖南沅陵的怀玉有良缘。”

“能娶怀玉为妻,是我今生最大幸福。我的祖父为我取名‘开沅’,怀玉出生于湖南沅陵,以致经常有朋友拿这个开玩笑。我总是笑一笑,在心底相信和怀玉的结合确实是一段良缘。”章开沅回忆起妻子怀玉。

在章开沅眼里,妻子怀玉是个典型湘西女子,个子不大,一眼看上去,似乎很柔弱,但内心其实非常坚强。在他人生陷入低谷的几个阶段,妻子怀玉也始终默默地为他分忧,完全相信他。

1958年,大女儿出生,章开沅正在农场抗洪抢险,那时父亲也病危,家里所有重担,都压到了怀玉的肩头。学校里的人,或下放了,或“大炼钢铁”去了,找人帮忙都难。章开沅回忆这段时光满怀歉疚:“我真不知道怀玉当时是怎么挺过来的。”

在60多年相濡以沫的岁月里,章老和妻子风雨同舟,用他自己的话说,早已融为一体,一辈子受恩于怀玉。在2007年金婚纪念之际,章开沅写了一首小诗《金婚吟——赠怀玉》,借以楚辞的曲调,情深切切,表达出对这位湘籍妻子的感激。

湘有兰兮沅有芷,犹忆昙华初识时。

仲夏夜梦牯岭月,漳水漫溢最相思。

历尽劫波情愈笃,风雨同舟共扶持。

金婚米寿平顺过,晚霞满天未觉迟。

参考资料:

《何兆武:我们是报废的一代》

《章开沅:家庭和睦的秘诀是什么?

责编:徐凯琦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