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天元区:15年创作2000幅作品,这个老兵用画笔再现革命故事

陈文美   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2021-04-14 16:09:46

一支笔,一张纸,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街道云里社区61岁老兵刘泽湘,用15年时间,创造了近2000张手绘作品,并整理成《株洲革命先辈故事集》。

这些作品里,有杨得志、罗学瓒、罗哲、何孟雄等革命先烈的故事,画面生动、笔触细腻,人物栩栩如生,给大家再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手绘20多个革命故事 纪念株洲英烈

▲老兵刘泽湘

“过去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历经战火纷飞,更珍惜和平年代。”出生于1960年的刘泽湘,1978年3月入伍,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退伍之后,他从事建筑工作。

▲刘泽湘的部分手绘作品

为何选择手绘的方式呢?刘泽湘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爱看连环画,经常被书里的战斗英雄故事内容所吸引,特别是当兵的年代更是令他难忘。他拿起笔,从2006年开始创作。最近5年来,创作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一天至少画一幅,最多的时候一天画三幅。”刘泽湘说。画完之后,他会给封面涂上颜色,内页是黑白的,图的下面,用正楷字附上相关的人物、故事介绍。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都在他的笔下得到真实诠释。日前,在我区开展的“祭英烈学党史”主题活动中,刘泽湘带着他《株洲革命先辈故事集》前来纪念,封面上署名:“潇湘老兵刘泽湘绘写”。这里面包含了罗学瓒、罗哲等革命烈士在内的20多个故事。

用画笔留住记忆 铭记革命历史

▲刘泽湘和他的“微型军事博物馆”

一边收藏,一边创作。刘泽湘的家,就是一个“微型军事博物馆”。走进家里,“老兵之家”四字挂在客厅签上,军装、勋章、奖状等,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

他这么多手绘作品中,《谁是最可爱的人》放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去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国庆节前后,他再次仔细研读魏巍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并根据文章的节点初步构思了这本连环画的组成画面,假期过后便开始动手绘画。

“先用铅笔勾勒画面,再用签字笔上色,作品共由27幅画面组成。”刘泽湘介绍,他将自己的画作带到湘江风光带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这些年,刘泽湘会特别留意株洲革命先辈等有关的物件,有些热心的老兵则把自己当时留存下来的东西送给他,甚至还有各种勋章和奖状。

“用我的画笔,记录革命战斗的故事。”刘泽湘说,后续他将继续投入到相关收藏和创作中,留住这些宝贵的记忆,让更多人知道,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陈文美

责编:周媛晖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