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凤凰纸扎手艺人聂大勇 一糊一画皆传承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4-07 11:48:05

视频拍摄:杨晓华 龙旭

文字:彭晗

视频制作:韩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纸扎的历史渊源,据《凤凰厅志·乾隆志》记载“元宵节前数口,城乡敛钱,扮各样花灯,为龙马禽兽鱼虾各状……至十五日夜,笙歌鼎沸,灯烛辉煌……”清末至民国初期,凤凰古城的纸扎工艺旺盛,不单老百姓喜欢,甚至达官贵人、富庶乡绅都十分爱好。每每这些人为父母、为自己祝寿或为过世老人举丧,都要放“烟火架”、纸扎几对金童玉女,以示热闹,表达对父母的孝敬。

凤凰纸扎历史悠久,传承到现在,最有名的便是,便是聂大勇和他的聂氏纸扎。聂大勇是国家级项目凤凰纸扎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聂大勇的高祖父手上起,就开始了纸扎手艺,历经他的曾祖、太祖、祖父、父亲,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代传人。

生在纸扎世家,聂大勇与纸扎相伴已有40余年,他制作纸扎的狮头、宫灯、金鱼等形态各异,生动鲜活,千姿百态,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广泛的民俗功能,是湘西纸扎的代表作。

纸扎,顾名思义,是以纸为原料,扎成各种形态的物件,易学难精,要做好一件纸扎成品,必须熟练掌握扎制、贴糊、剪纸、彩绘等技能并融合贯通,还要了解美学、建筑学、宗教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知识,它体现着纸扎手艺人的综合素养,靠的是手艺人的记性和悟性。

“凤凰纸扎颜色特别艳丽,大部分使用红、黄、青(蓝色)、黑、白五行色。且五色必纯正,即“红彤红彤的,白空白空的,黑吧拉漆的,黄浓浓的,青幽幽的。”聂大勇说,凤凰纸扎与凤凰风俗习惯、风土民情息息相关,每件纸扎工艺作品都生动地记录了古代凤凰民众的自下而上状态和社会活动演变过程,如狮子头、龙头,表现出人民群众向往吉祥、平安顺意、风调雨顺、除病祛灾的美好愿望;如荷花灯、凤凰灯、鱼灯,都显示着清平和顺、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等美好意愿,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宗教祭祀习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祖辈传下来的纸扎手艺,将一世坚守。”聂大勇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他爱绘画,爱竹篾,爱这门手艺。他对纸扎技艺有着深厚的感情,“择一事,终一生”也成为了聂大勇坚守一生的初心。

责编:李孟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